台州在全国的影响力「台州经济在浙江全省排名第几」

互联网 2023-02-16 11:12:46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台州在全国的影响力「台州经济在浙江全省排名第几」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2018-06-19 07:24 | 无限台州APP、浙江发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台州民间文化的见证。在4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中,台州共有10项上榜。此外,三门还有1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服务之文化遗产,台州有5项上榜。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台州再添5席。

台州这么多非遗项目。你知道几项?小编今天就带你来涨姿势~

三门祭东

2016年11月30,“三门祭冬”在内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台州市首个人类非遗项目。

“三门祭冬”是流传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三门民俗文化之一,每年冬至都会举办隆重庄严的拜天祭祖典礼,取最纯净的水、摆最有特色的祭品、用最诚的心拜天祭祖、最孝的礼礼敬老人,蕴含敬天法地的感恩之情,传达尊祖聚族的人伦大义,凸显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自明朝开始,至今已传承700多年,成为三门传统文化最为珍贵的一块瑰宝,成为三门人民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台济公传说

济公,法号“道济”,字“湖隐”、号“方圆叟”,俗名李修缘,公元1148年生于天台。济公传说以济公生平经历为主线,以惩恶扬善为中心,以风趣诙谐为基调,内容涉及济公出世传说,少年济公传说,济公颠狂济世、惩恶扬善、扶危济困、戏佞降魔的传说,以及与济公有关的民俗风物传说。

济公出生在浙江天台城北永宁村。天台县位于浙江省东中部,天台山脉和大雷山脉南北列峙,始丰溪横贯东西,四面环山,中部平坦。天台历史悠久,三国吴大帝年间置县,儒释道兼融并蓄,天台山文化博大精深。

临海黄沙狮子

黄沙狮子是南狮的典型代表,它把汉族民间精湛的武艺与传统舞狮表演巧妙地结合起来,舞武一体,娱神娱人。2006年,黄沙狮子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台州乱弹

台州乱弹可以说是现存中国戏曲中历史最悠久、演出形态最古老、表演艺术最具特色的剧种之一。

台州乱弹的特色是“文戏武做、武戏文唱”,唱腔以乱弹为主,兼唱昆曲、高腔、徽调、词调、滩簧等,或温婉或激荡。舞台语言为中原语音结合台州官话,充满乡韵,是浙江著名的四大乱弹之一。

仙居花灯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无骨花灯又称仙居皤滩花灯。起源于唐朝,皤滩民间就有盛大的闹花灯活动。

仙居皤滩花灯造型别致,工艺独特,制作精美,小巧玲珑,古朴典雅。更奇的是,灯身没有骨架,全由用绣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且轻巧能飞。

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

早在东晋时期,干漆夹苎已在天台民间得到应用。

20世纪80年代,高级工艺美术师汤春甫组织工匠,对濒临失传的干漆夹苎工艺进行挖掘、整理,将用于该工艺的13种原材料,用传统的方法加以提炼,并总结出48道工艺流程,使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他们用该法制作的作品,为东南亚和欧美等49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宝馆和宗教部门收藏,1999年制作的“千手观音像”为故宫博物馆收藏。

温岭大奏鼓

大奏鼓是流传在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箬山渔区的民俗舞蹈,据说是从福建民间传入的。大奏鼓舞蹈动作粗犷而诙谐,边奏边舞,舞者全为男性,服饰打扮却为女性,在舞蹈中不多见,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2008年,大奏鼓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临海词调

临海词调,又称台州词调、才子词调、仙鹤调,由南词、昆曲和台州当地的民间小调发展而成,是浙江台州的曲艺曲种之一,流传于临海、椒江、黄岩、天台、温岭、仙居等地,是一种将声腔、音乐与本地方言相结合的曲牌体结构的曲艺演唱形式,属于台州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2005年5月,临海词调被列入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仙居彩石镶嵌

仙居彩石镶嵌见于史载的最早可追溯到北宋年间,《光绪仙居县志》收录的北宋丞相、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赋何昌家括苍石屏》一诗明确地记载了“仙居所产”的括苍石屏,誉其为“括苍黄石屏,树如浓墨写,根深称条叶,生意绝潇洒”。仙居的彩石镶嵌技艺是在民间嵌“螺钿”技艺上发展完善起来的。

黄岩翻簧竹雕

黄岩翻簧竹雕是浙江台州地方传统雕刻艺术之一。因其雕刻在毛竹内壁的簧面上而得名,亦称贴簧、反簧。在中国工艺美术界与青田石雕,东阳黄杨木雕并称为浙江三大雕。

黄岩是国内最早创造翻簧竹雕的产区之一,也是国内保存该手工工艺流程最完整的地区之一。2007年,翻簧竹雕先后被区政府、市政府、省政府列入黄岩区、台州市与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6月,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仙居九狮图

仙居九狮图,又名九狮挪球。是提线木偶术和地面舞狮相结合而产生的民间舞蹈艺术,因九狮凌空表演,故名。

九狮图在明清时期即具有广泛影响。1950年初,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一经献瑞便名噪周边。1978年为庆祝粉碎“四人帮”重演,妇孺老幼皆知,无不拍手称快。1999年10月,在“台州市首届艺术节.民间艺术大会展”上,荣获特别奖。

(原标题《1个世界级,10个国家级,台州这份名录响当当》,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