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城市「随州简介」

互联网 2023-02-27 16:45:25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随州市城市「随州简介」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随州,湖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位于湖北省北部。随州素有"汉襄咽喉","鄂北明珠"之称。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中部中心城市武汉,西接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北临信阳,南达荆门,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襄十随汽车工业走廊重要城市,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

随州荣誉: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专用汽车之都,世界四大古银杏群落之乡,世界三大兰花产地之一 。

随州古称"汉东之国",以"古、奇、美、新"而著称,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据史籍记载和国内外专家学者考证,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就诞生在随州烈山(厉山镇),随州烈山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随州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早期大型成套系列编钟(打击乐器),被海内外誉为世界奇迹。被称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荆楚名胜大洪山,风光秀丽,景观奇特,是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横跨鄂豫两省的桐柏山,成为中国南北界河淮河的发源地。随州专汽博览中心,已成为随州市专汽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

历史沿革

随州以西周封国随为名。春秋分属随、厉、唐三国。

战国末属楚,置随县。

西魏大统元年(公元535年)置随州。

1949年属孝感专区。

1952年属襄阳专区。

1970年属襄阳地区。

1979年随县城关镇从随县划出,成立县级随州市,均属襄樊市。

1983年撤销随县,并入县级随州市,属襄樊市(今襄阳市)。

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随县,将襄樊市随县的行政区域并入随州市(县级)。1988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孝感市应山县,设立广水市(县级)。

1994年除公检法和武警、部队仍属襄樊市管辖外,随州属省直管县级市。

1994年,湖北省政府将随州市由襄樊市管辖改为省辖。

2000年设立地级随州市。

随州市成立于2000年6月25日,随州市版图面积9636平方公里,人口258万,下辖一市一区一县:广水市、曾都区、随县。

2000年6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

(1)撤销省直辖县级随州市,设立地级随州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曾都区。

(2)随州市设立曾都区,以原县级随州市的行政区域为曾都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烈山大道。

(3)将孝感市代管的广水市划归地级随州市代管。

2009年5月,根据国务院有关精神,在现有随州市曾都区区划范围内,划出部分乡镇成立随县,曾都区继续保留 。

地理环境

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跨北纬31度19分至32度26分,东经112度43分至113度46分。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中部中心城市武汉,西接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北临信阳,南达荆门,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

地形

随州随州地貌多样,山地、丘陵、平原多种地形兼而有之。其中,山地面积4285平方公里、丘陵面积2094平方公里、平原530平方公里、河滩面积80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61.3%、30%、7.6%、和1.1%。随州因而形成了山脉与河流交错,山谷与坡地相衔,丘陵与平地呼应,随州因此有“万山千泉百洞”之称。随州的北面是属于淮阳山脉西段的桐柏山,其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西南面是褶皱断块山大洪山,其主峰宝珠峰海拔1055米。其间为丘陵和坡地,中部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的平原,称之为随枣走廊,这是古今南北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

土壤

随州区境土壤的成土母岩主要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凝灰岩、千枚岩和红砂岩等。形成的农业土壤共三大类,即黄粽壤类、潮土类和水稻土类。其中水稻土分布遍及全境,占耕地的86.2%。

气候

随州处于中纬度季风环流区域的中部,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受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随州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严寒酷暑时间较短。据统计,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865-1070毫米,年光照总数在2009.6-2059.7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15.5摄氏度,无霜期220-240天。

水文

在平原之上,有氵厥水流贯其间。氵厥水是汉水东面最大的一条支流,它发源于大洪山北麓,流经随州、安陆、云梦,至应城与云梦交界的虾咀分流,西支经汉川北部至新沟注入汉水,东支由云梦入孝感至武汉谌家叽注入长江。在氵厥水两岸,数百条支流呈叶脉状分布,其中流量较大的氵厥水、漂水、差水、均水等,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水系,可称之为涢水流域。

自然资源

植物

随州蕙兰--随州境内野生兰花资源丰富,品种多达120余种,数量在1.8亿株以上。其中尤以随县万和镇兰花生产而著名,以蕙兰为主,存量占全国80%以上,被称为“中国蕙兰之乡”。

银杏--随州曾都区洛阳镇千年以上古银杏树有308株,百岁以上17000多株,定植银杏510多万株,构成群落,深藏群山之间,汇聚成谷,是世界四大密集成片的古银杏群落之一[4]。

动物

娃娃鱼--娃娃鱼学名为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曾经在随州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及广水三潭风景区均有人发现野生娃娃鱼,这也表明娃娃鱼并没有在随州绝迹。

矿产

截止2018年6月底,已在随州发现各类矿产58种,矿产地和矿(化)点242处,其中金属矿产21种,矿产地和矿(化)点110处,非金属矿产34种,矿产地和矿(化)点126处,能源矿产2种,矿产地和矿(化)点5处;水气矿产1种,矿产地和矿(化)点1处。全市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12种,分别为金、银、铁、铝、重稀土、莹石、冶金用白云岩、硫铁矿、重晶石、磷矿、石墨、长石等,尚有13种矿产估算了地质储量,因工作程度低而未上矿产储量表。已探明矿产资源储矿产有9种,矿产地19处,总储量约3880万吨 。

人口民族

人口

随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随州市常住人口为2162222人;随州常住人口数量位于全省第十二,仅次于荆门、咸宁、黄石。其中广水市常住人口最多,人数达787730人;随县次之,常住人口为755910人,较少的为曾都区,常住人口为618582人。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096328人,占总人口的50.70%;女性为1065894人,占总人口的49.30%。市常住人口中,0至14岁的人口为298967人,占总人口的14.00%;15-64岁的人口为1664910人,占总人口的77%;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98345人,占总人口的9%。

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218.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1.55万人。

民族

随州市属少数民族杂散区,全市共有回族、土家族、蒙古族、苗族、满族、仫佬族、壮族、藏族、维吾尔族、布依族、朝鲜族、彝族、侗族、瑶族、土族、拉祜族、黎族、白族、仡佬族;畲族、佤族、塔吉克族、独龙族等23个少数民族。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1995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8%,其中,回族人口最多,1102人。回族人口除市区最多有300多人外,100人以上的还有曾都区的万和镇新城居委会、小林镇的小林店村、广水市的广水办事处工新街以及大洪山风景区的珍珠泉村。随着城市的扩大、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活跃,随州市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逐年增多,每年的流动量大约在3000人左右。随州市现有2个民族居委会,即曾都区万和镇新城回族居委会、广水市工新街回族社区居委会,没有民族乡,也没有民族社团组织。

经济概况

综合

201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011.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32.31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76.20亿元,增长8.8%。其中工业增加值330.20亿元,增长9.1%;建筑业增加值46.0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76.75亿元,增长10.7%。三次产业结构由2017年的18.0∶48.5∶33.5调整为16.9∶47.9∶35.2。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保持在101.3。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2.5%,烟酒类价格上涨3.3%,衣着类价格下降0.2%,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1.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0.8%,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0%,居住类价格上涨0.9%。

第一产业

随州物产丰富,香菇、木耳、银杏、兰草、大蒜、茶叶、蜜枣等农副产品名扬海内外,是中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集散地和出口基地,被誉为中国花菇之乡、中国古银杏之乡、中国蕙兰之乡。

2018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4.3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3%。粮食种植面积246.66千公顷,增长0.9%;棉花种植面积10.43千公顷,下降22.2%;油料种植面积31.21千公顷,与上年持平。粮食总产量163.42万吨;棉花总产量0.8万吨;油料产量6.98万吨。

当年造林面积1.96万公顷,零星植树2650.8万株,木材采伐量2.72万立方米。

全年肉类产量31.68万吨,比上年下降4.0%,生猪出栏240.1万头,下降3.72 %,牛出栏14.82万头,增长4.1%,羊出栏61.62万只,增长1.9 %,家禽出笼8443万只,下降4.6%;水产品产量9.5万吨,增长4.4%。

全市农机总动力212.12万千瓦,增长1.7%。农村用电量4.83亿千瓦时,增长5.6%;化肥施用量17.64万吨,增加3.2%。

第二产业

随州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特色鲜明。现已形成汽车机械、食品工业、建材工业、纺织工业、化工工业、光伏电子、生物医药等七大产业板块,特别是专用汽车在全国品种最齐全、特色最鲜明、产业资源最富集,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称号。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其中:国有企业增长36.7%,集体企业下降28.8%,股份制企业增长8.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0.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14.5%;轻工业增长9.7%,重工业增长9.0%。全市改装汽车产量97555辆,增长16.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21.39亿元,增长16.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5.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1339.75亿元,增长9.9%。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72%。实现利润85.3亿元,增长5.0%。

全市93个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89.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建筑单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20.8万平方米,其中招投标承包面积678.56万平方米,招投标面73.7%。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19.89万平方米,增长15.2%。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9.66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907.68亿元,增长18.1%;房地产开发投资28.77亿元,下降15.3%。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内资企业投资901.18亿元,增长18.2%;港澳台投资1.86亿元,下降47.9%;外商投资2.68亿元,增长17.3%;个体经营投资1.98亿元,增长605.7%。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48.41亿元,增长35.7%,第二产业投资533.15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投资326.13亿元,增长17.8%。

国内外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分行业看(限额以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84.37亿元,增长13.0%;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38.27亿元,增长10.7%;住宿业实现营业额4.67亿元,增长7.5%;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8.16亿元,增长15.1%。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4055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4%。其中:出口117760万美元,下降7.6%;进口22790万美元,增长38.1 %。在出口中:国有企业出口5311万美元,下降20.0%;外资企业出口39625万美元,增长7.5%;民营企业出口72824万美元,下降13.3%。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1398万美元,增长14.5%。

金融业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6.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34亿元,增长18.2%。其中,地方税收收入29.25亿元,增长8.2%。非税收入14.09亿元,增长45.9%。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69.08亿元,比年初增加123.22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75.35亿元,增加87.1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56.87亿元,比年初增加60.29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74.41亿元,增加9.99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82.44亿元,增加50.29亿元。

社会事业

科技

随州市已拥有5家省级、8家市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涉及农副产品深加工、汽车电子、专用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领域。由随州市科技局组织申报的随县天星粮油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轻工大学组建的“湖北省油茶籽深加工校企共建研发中心”、湖北金悦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与湖北省农科院组建的“湖北省校企共建甘薯精深加工研发中心”、三友(随州)食品有限公司与湖北省农科院组建的“湖北省校企共建食用菌精深加工研发中心”被认定为2013年度第一批湖北省校企共建研发中心,约占全省认定比例的10%。

教育

2018年,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675人,在校生6150人,毕业生2010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5911人,毕业生3163人;普通高中在校生40999人,毕业生15251人;普通初中和小学在校生165520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18年,全市共有文化机构77个,艺术表演团体2个,电影院5个,公共图书馆4个,公共图书馆藏书26.1万册,博物馆2个。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2座。

卫生事业

截至2018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1442个,其中:县级医院11个,乡镇医院48个;卫生技术人员9187人,其中:职业医师2678人,注册护士3499人;病床床位9179张。

社会保障

2018年,五项社会保险扩面近1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企业退休人员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继续提标。增发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1.3亿元,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创业带动就业2950人。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完善重大疾病保障制度,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2亿元,免费配发残疾人辅助器具2060件。新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39个。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新开工8744套,分配入住3823套,新增租赁补贴708户。住房公积金扩面8550人,新增归集4.5亿元,当年使用4.1亿元、惠及5500户家庭。

交通

铁路工程

随信铁路。厉山镇勤劳村处新修随县客货混运二级火车站,厉山小林段电气化改造,新修熊家村至高城电气化铁路36千米,使部分列车也能停靠在随州新火车站。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铁路货运站或者曾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铁路货运站。随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正在筹建物流园,粮食物流园与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均以建好,随州市希望能改扩建淅河货运站,方便物资转运,同时曾都开发区也希望改扩建两水货运站,如果完成将极大的方便物资转运。武汉到西安客运专线。西武高铁。

高速公路

麻竹高速随襄段。环城高速的申报。随州六向高速基本骨架完成,环城高速,淅河至何店至均川至新街至厉山段完成,尚缺淅河至万店至厉山段约40千米。信高速(襄信高速)或随荆高速的申报。这两个目前尚未列入省里的十二五规划,已经再开工建设。G70国家高速:福银高速,S49湖北省高速:随岳高速,S28湖北省高速:麻竹高速。

公路

厉山至万和、厉山至均川上、均川至洪山、洪山至枣阳、洪山到吴山等公路。目前已完工的有厉均公路(厉山至均川段),其他路段正有序展开中。

随州东望江汉,西走川陕,南至洞庭,北通中原,随州交通便利,汉丹铁路、宁西铁路,福银高速麻竹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70(福银高速)横穿东西公路(随州境内汉十段),鄂高速S49(随岳高速)贯通南北;107、316、312三条国道,随南、小应、周新、寺沙、牛程、宋长、平伏7条省道构建出完善的公里网;境内武康、京广、宁西、小厉四条铁路成为通往外界快捷、便利的大通道。G107:北京——深圳,G316:福州——银川,G312:上海——霍尔果斯。

火车站

随州站、随州南站(规划)、广水站、厉山站、小林站、马坪站、平林站、高城站、殷店站、草店站、唐县镇站、长岭岗站(长岭镇)、净明铺站等。

随州火车站(新站),隶属于武汉铁路局,现为二等站。新站位于随州城东新区,处在双向十车道的迎宾大道的终端。随着武襄二线(武汉—安康双线电气化铁路)的开通,随州新站也于2009年6月30日正式启用,同时随州老站停止使用,只做火车票代售点,新老车站之间开通216路公交便于人员往来。

随州站距汉口站166公里,距襄阳站149公里,宜万铁路开通之前,是前往川渝必经之地。2010年底途径随州站的列车达95趟。

历史文化

概述

随州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作为炎帝神农故里,这里开启了华夏5000年的农耕文明;作为编钟古乐之乡,随州出土的2400年前的曾侯乙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随州被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中国编钟之乡”光荣称号。随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就诞生在随州市随县厉山镇,他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兴贸易,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农诞辰日,每年都有大量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问祖,随州厉山因此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随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随州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早期古文物——大型成套编钟震惊了世界,改写世界音乐史;被称为世界古代八大奇迹之一。

(一)神农生地

据大量的文献记载分析,神农生于烈山。《国语·鲁语》说:“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也说:“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礼记·祭法》的说法也基本相同:“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前文已充分论证烈山氏、列山氏、厉山氏实为一人,其子柱或农即神农。烈山,很可能就是神农之先辈也可说是第一代神农放火烧荒之地,或人以山名,或山以人名,总之神农起于烈山已无疑问。

唐代萧德言所编《括地志》记载:“厉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昔神农生于厉乡,所谓列山氏也,春秋时为厉国。”?唐代后期李吉甫编撰的《元和郡县志》记载:“随县,本汉旧县,属南阳郡。即随国城也,历代不改。……厉山,亦名烈山,在县北一百里。《礼记》曰: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故曰厉山氏。”北宋王存等主编的《元丰九域志》记载:“随州:神农庙,在厉乡村。”南宋罗泌《路史》记载:“神农井在赖山(即厉山),旧说汲一井则八井皆动,人不敢触。今惟一穴,大木旁荫,即其处立社。”清代章学诚主持编纂的《湖北通志·舆地志》记载:“厉乡,在州北,今名厉山店。……亦云赖乡,故赖国也。有神农社。”

上述记载无一例外地表明,神农生于厉山,厉山位于今随州北。神农生于随州厉山一说代代相因,众口一词,足证不谬。

(二)炎帝神农氏合一后的生地

虽说炎帝神农氏合一的史实形成于远古,但合一的观念至秦汉之际方才形成。

最早指出炎帝神农氏生地的学者,是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郑玄根据《国语·鲁语》中展禽和《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蔡墨关于烈山氏及其子柱的言论,参之以秦汉之际炎帝与神农合一的定说,在为《礼记·祭法》的类似记载作注时,将厉山氏或曰烈山氏同炎帝视为一人:“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有烈山氏”。既然郑玄以为烈山氏(神农氏)同炎帝为一人,其生地也自然在一处。时隔不久,三国时吴韦昭率先响应郑说。他在为《国语·鲁语》展禽的话作注时说:“烈山氏,炎帝之号也。起于烈山。《礼(记)·祭法》以烈山为厉山也。”由于先秦典籍只有神农氏(烈山氏)生地的记载,未见炎帝生地的记载,以致郑玄、韦昭将炎帝神农合一后的生地定在烈山。

炎帝神农氏的遗迹,以长江支流的汉水中游最为多见,以随州的厉山最为集中。谷城县相传是因炎帝神农氏在那里尝五谷而得名的,神农架相传是因炎帝神农在那里尝百草而得名的。至于随州的厉山,则有神农洞、神农宅、神农井、神农社等遗迹。

地标

鹿鹤

在大大小小一万五千件文物众中,还有一件随着编钟出土的后来被专家定名为“鹿鹤”的青铜器,是迄今为止,在国内外出土文物中绝无仅有的,“鹿鹤”还被随州市定为自己城市的标志。

乐都旋风

因出土大型系列编钟、编磬被誉为“古乐之都”的湖北省随州市,理所当然应拥有自己的地理标志。于是,“乐都旋风”应运而生。该雕塑占地近1万平方米,主体雕塑高16米,以青铜为主要材料,通过对古编钟、编磬的抽象变形,塑造出一个以编钟、编磬为基调、螺旋式升腾的“彩色音符”,以展示随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暗喻随楚古乐随着旋转升腾的乐曲旋风般地席卷宇宙,同时蕴含随州传承历史文化、迅速崛起之意;雕塑表面饰以随楚文化艺术图形和符号;基座采用花岗岩制成,其上辅以编磬等图案。

特产

地方饮食

广水滑肉

广水市的一道传统名菜。相传,1000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食欲不振,身体虚弱,广水名厨詹厨师得知,便为其做了一道滑肉,荤素搭配。唐太宗吃后,觉得醇香可口,又不腻人,很是开胃,一碗滑肉很快被吃光。此后,詹厨师每天都为李世民做上这道菜,李世民身体强壮起来,便封詹御厨为厨王。

随州春卷

随州春卷也称春饼。清朝满汉全席中春卷是九道主要点心之一。据传东晋就有,唐宋更为盛行。杜甫的“春日春盘细生菜”和陆游的“春日春盘节物新”都反映当时这一习俗。唐代春盘又叫五辛盘。李时珍:“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谓之五辛盘。”

​特色食品

马坪拐子饭

拐子饭是湖北省随州市的一种盛行的传统风味小吃,起源于广水马坪镇。传统做法是专选猪脚拐子部分及猪肘子肉红烧放在瓦罐里炖酥香,拐子饭特别之处是在早上吃,实实在在的“吃早饭”。

由于拐子是猪脚部分的“活肉”,吃起来油而不腻,口感特好。尤其猪皮厚实胶质丰富,十分爽口。拐子饭除有猪拐肉外,还配有其他小菜及小鱼等上十种,任意挑选。俗话说“早餐吃饱,中餐吃好,晚餐吃少”。拐子饭是增强早餐食欲的佳肴。

除此之外,随州特产还有红梅李、蜜枣、香菇、板栗、吉阳大蒜、茶叶、银杏、葛根、三黄鸡、泡泡青、厉山腐乳等。

风景名胜

综述

随州主要旅游景点: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AAAAA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AAAA级)、千年银杏谷(AAAA级)、广水徐家河、广水黑龙潭、高贵三潭(AAAA级)、桐柏山、广水中华山、随州市博物馆、随州文化公园、白云公园、神农公园、回龙寺公园、西游记漂流、封江水库、明玉珍故里、曾侯乙墓遗址等。

2018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75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国内旅游收入109.22亿元,增长12%。接待海外游客3.2万人次,增长9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195万元,增长13%。

景点

炎帝神农故里

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以“建筑返古、环境还野”为特色,以炎帝神农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以炎黄子孙寻根谒祖为核心,以体验炎帝神农的农耕文化、医药文化、贸易文化、原始艺术文化等为根本,建设了“寻根谒祖朝圣区”、“圣迹观光体验区”、“农耕文化展览区”、“旅游服务及沿河景观带”、“自然生态景观区”五大功能区和谒祖广场、炎帝神农大殿、圣火台、圣火广场、九拱桥、弯月湖、旭日园、烈山糊等主要景点。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

大洪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北省中北部,总面积305平方公里,横卧江汉,蜿蜒荆襄,气势磅礴,风光秀丽,以峰俊、林幽、洞奇、湖美、泉醇而著称。景区壮丽的山岳风光,茫茫的原始森林,神奇的千年古银杏,幽幽的千年古刹,九洞十八泉的奇特地质,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土特产品,浓郁的人文风情,动人的故事传说,交相辉映,融自然景观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与一体。

大洪山主峰宝珠峰海拔1055米,为楚北天空第一峰;海拔840米的火山口湖白龙池,为华中高山第一池;千年古刹洪山寺,为汉东佛教第一寺;枝繁叶茂、守望千年的银杏王,为中华银杏第一树。

千年银杏谷

随州洛阳镇古银杏群落居世界古银杏群落之首,以古银杏群落为标志的天人合一的田园风光,楚天无双,也是洛阳镇最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洛阳镇现有定植银杏树510多万株,其中百年以上的17000多株,千年以上的308株。洛阳镇古银杏树连接成片,构成群落,举世罕见。

随州博物馆

随州市新博物馆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大道中段西侧风景宜人的厥水河畔。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擂鼓墩古墓群”毗邻。距离市中心约1公里。占地100亩,馆舍由展厅、文物库房和辅助用房三部分构成。建筑面积9636平方米,其中:陈列楼7000平方米,文物库房2000平方米,编钟演奏厅300平方米,其他建筑336平方米。

馆藏文物十分丰富。堪称一座内涵丰富的文物宝库,而且随着基本建设的发展步伐,出土和征集的文物还将增多。尤其是青铜器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内涵丰富、时代跨度大,而且铸造精美,在全国屈指可数,被誉为“青铜器王国”。特别是曾国青铜器群,为研究曾国文化及曾、楚关系,提供了重要实物史料。战国菱形勾连云纹铜敦之精美,为国内已出土铜敦之首。随州擂鼓墩二号墓出土的36件编钟更为珍贵,其音色、间律均与曾侯乙编钟相通,被称之为曾侯乙编钟的“秭妹钟”,曾多次出访美、英、德、法、日、丹麦、瑞士等国家,充分展示了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徐家河旅游度假区

徐家河省级旅游度假区位于广水市长岭镇风光秀美的徐家河水库,是湖北省第三大淡水湖泊。景区以繁茂丰富的森林资源,浩淼无际的碧绿湖水,众多奇特的岛屿港湾,争鸣斗艳的珍禽异兽,婀娜多姿的花卉植物,源远流长的历史遗产,浓郁丰厚的民俗风情而著称,是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生态环境、森林保健功能于一体,具有旅游、休闲、度假、养生、科研等多功能的生态型旅游度假区。

高贵三潭

三潭风景区位于广水市北部,地处鄂豫之交。有三潭、高贵山金顶、许家冲水库、平靖关古关隘4个游览区,35个游览点。清奇幽邃的“三潭叠韵”是三潭景区标志性景点,被誉为“中原一秀”。中国第一青檀园总面积2000余亩,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青檀群落。风景区最高峰大贵山金顶海拔908米,其门匾“崧高峻极”与河南少林寺门匾如出一辙。闻名遐迩的雄关古道平靖关、恢宏壮观佛教名刹乾明寺、明朝忠烈杨涟的故地杨公岭、惟妙惟肖的“双狮夺珠”石都极具观赏价值。

中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中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广水市东北部,桐柏山南麓,大别山西端,是江淮流域的分水岭,南北景观兼而有之。景区面积6927公顷,是湖北省面积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这里气候宜人,森林植被保护完好,共有木本植物69科155属1830种。这里地形复杂,地势险峻,有“九峰、七寨、五寺、一百零八岭”之称。这里山水风光秀丽,分为莲花湖、祖师殿、香峰寺、龙泉沟、古井庵、观音寺六大景区,金牛溪、哈哈岭、宝林寺、兴王寨等50多个景点,是集森林旅游、疗养避暑、观光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旅游攻略

景点概况

简介

随州市是炎帝故里,位于湖北省北部,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是中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随州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作为炎帝神农故里,这里开启了华夏5000年的农耕文明;作为编钟古乐之乡,随州出土的2400年前的曾侯乙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随州处于中纬度季风环流区域的中部,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受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随州气候温各,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严寒酷暑时间较短。

最佳旅行时间

5月~10月

当地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