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蒲剧景派艺术特色「北京地景艺术」

互联网 2023-03-10 08:44:57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试论蒲剧景派艺术特色「北京地景艺术」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试论蒲剧景派艺术

冯明青

内容提要:本文全方位多角度对景派艺术形成、特色、传承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探讨,是一篇论述蒲剧景派艺术的学术文章。全文约6700余字。

一、景派艺术的提起

首次提出“景派艺术”这个概念的,是著名文化学者秦建华、卫君翔;首次在媒体上推出“景派艺术”这个名词的,是笔者在《运城日报》、《运城晚报》和中国发布网等网络平台发表的一篇文章:《有一种生活叫看戏》。

戏剧流派,是以特定的戏剧观念和具体的艺术表现方法为标志的派别,具有群体性。作为流派创立者,在扬弃传统的基础上革故创新,创立学说和表演成效显著,并在一定时期内得到部分人的认同及实践。戏曲流派领军人物的理论升华、表演特色,即为该流派的显著特征。一个戏剧流派的形成,需要功力的不断积累及时间的长久沉淀。既不能速成,也不能不及,更不能自封。雪变从艺五十年,舞台、讲台两相宜,既唱且教,桃李满天下。与传统蒲剧艺术相比有创新,与现代蒲剧演员相比有提升。故此,我认为称之谓“景派”,水到渠成,名符其实,确有特点在其中。

创始人概略

景雪变,女,汉族,1960年生,山西运城盐湖区人,1971年参加工作,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毕业,大专学历,国家一级演员(1988年聘为副高,1994年聘为正高,2012年聘为正高二档)。享受国务院特殊津帖。自1971年6月至2002年4月的31年间,雪变一直在原运城县蒲剧团、运城市蒲剧团演出一线,后虽任名誉团长、艺校副校长、蒲剧青年团团长,但从没离开舞台,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演唱和表演风格,曾获文化部“文华表演奖” 、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第13届世界民族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被组委会授予“蒲剧皇后”称号。专家评论曰:“景雪变是位大才”,是“戏路很宽的全才演员”,“蒲剧艺术集大成者”,成为专家和观众公认的蒲剧表演艺术家。

自2002年4月起,雪变担任山西省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副校长 、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演出团团长,运城学院特聘教授、音乐系学科带头人后,注重戏曲理论研究,著书立说,致力于蒲剧后继人才培养, 2005年至今,已和指导老师一起培养出52名全国戏曲小梅花奖演员,蝉联两届全国第一,成为一位卓有成效的戏曲教育家。被山西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十大文化领军人才”,被山西省委组织部评为“三晋高端领军人才”,被山西省委聘为高级联系专家,成为国务院特殊专家人才评委会评委。2021年,山西省委宣传部为文化名家景雪变工作室正式挂牌。

至此,景雪变已从艺50余年。从蒲剧表演艺术家,到戏曲教育家,再到景派艺术的形成,——这,就是景雪变艺术道路的轨迹。

二、景派艺术的内涵

1.景派词条

当今戏曲流派的形成,至少应具备以下条件:1、被专家公认的戏剧表演艺术家;2、有大、中学校教学平台和系统规范的理论支撑;3、传人及弟子者众,且不乏国内戏剧界获最高奖者。

景雪变创立的“景派”,其定义为:蒲剧景派艺术,是在蒲剧表演中逐步形成的蒲剧流派。在承师前辈艺人的基础上,走自己的创新发展道路。“景派”主要是综合了工花旦、刀马旦、小旦、老旦、武旦、青衣、花彩的表演方式,在唱、念、做、打、舞、音乐、服装、扮相等各个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将蒲剧的行韵唱腔、表演艺术及艺术主张、传承教育,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和较为完美的艺术境界。

2.代表剧目

50年来,景雪变共参与演出了50多出剧目,其中代表剧目有38出,主要有:

蒲剧《刘胡兰》。景雪变15岁时饰演刘胡兰,在运城县人民剧场连演24场,由此而红,被誉为“十五红”。

蒲剧《窦娥冤》。《窦娥冤》是景雪变多年经常演出的剧目。1997年11月,著名导演谢晋拍摄了由景雪变担纲主演同名蒲剧电影艺术片。

蒲剧《关公与貂蝉》。1994年1月,应国家文化部邀请,《关公与貂蝉》进京演出。景雪变主演貂蝉一时轰动京城,首都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称“山西来了个美貂蝉”。一举夺得文华奖和梅花奖。”

蒲剧《山村母亲》。2013年,景雪变以《山村母亲》,荣获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该剧在荣获10个国家级奖项之后,被全国梅花奖演员数字电影拍摄工程摄制成同名影片,在第13届世界民族电影节连获三项大奖:“最佳影片奖”、“文化交流杰出奉献奖”。主演景雪变获“最佳女演员奖”,被组委会授予“蒲剧皇后”。

她17岁主演的蒲剧《鸳鸯帕》,此后的《金水桥》《打金枝》等都是她的成名作;她主演的《姊妹易嫁》唱红咸阳;她主演的《柜中缘》纯真可爱;他主演的《山花》《丑嫂》,形象独特;她主演的《红楼夜审》中的帽翅功,《阴阳河》中的担子功,《宇宙峰》里的“水袖功”等蒲剧绝活,都发挥到了极致。她主演的武打戏、功架戏《穆柯寨》《杨门女将》《雏凤凌空》等,武功干净、准确、漂亮、娴熟。她身扎大靠,手执长枪,头插雉翎,全副戎装,以全新靓丽的艺术形象在舞台上亮相,成功塑造出一位武艺高强、才貌双全、矢志报国、敢爱敢恨的巾帼英雄会形象到观众有由衷喜爱和各界肯定。

在这些剧目中,获国家级和省级以上奖项30余个。多年来,她个人获各类奖项50余次。

3.唱念做打

景雪变的唱腔风格慷慨激越,醇厚流畅,字正腔圆,纯净饱满,高宽清亮而又婉转俏丽,极具蒲剧声腔之神韵。景雪变的嗓音亮、甜、润、脆、宽、圆,高音有金石之声,响遏行云;低音如涓涓细流,连绵不断而充实内敛;其中音区又十分的宽厚,膛音十足,共鸣打远。三个音区的谐和统一,完整完美协调,使人闻之有圆融温润之感,字正腔圆的“圆”,就是以“圆”为标,以“圆”来统筹音乐声腔技术。景雪变纵向继承体味蒲剧老一辈艺术家的唱腔特色;横向借鉴越剧、黄梅戏、秦腔、豫剧等姊妹剧种的行腔韵味,唱出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景雪变的唱腔,决无气馁音懈之处。从传统唱法中来,但又无一腔照搬传统,而是将其化为自己的润腔方式和行腔规律。在每一出戏中,均结合表达人物感情和剧情内容的需求,设计出大量新的唱腔,悦耳动听,清丽舒畅,并不以花哨织巧、变化奇特取胜。无论是昂扬激越之曲,抑或柔曼婉转之音,都无不出自心声,感人至深。

景派唱法的创新之处,就在于揉化无痕,都是结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给予不同的处理。同样是疯,真疯和装疯唱腔不同;同是一人,做人做鬼唱腔各异。身份不同、情况不同,唱法也就不同,给蒲剧声腔领域以很大的丰富和发展。

景派念白字句合辙押韵,行腔抑扬有致。景雪变的戏曲念白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她根据台词表达的不同内容、人物规定情景的不同,采用的是将京白、韵白、方言白融合在一起念白的方式。她的创新,是改革了蒲剧老艺人方言较重的习俗,借鉴京剧念白,声母,韵母准确,把字咬清。“字正腔圆”首先是字正,即使是地方戏剧,也要取法乎上。在当今普通话已大面积推广的背景下,景雪变的念白字字入耳,声声传情,完全成为艺术化了的生活语言,适度、自然、甜美,毫无刻意求工的感觉。年轻人、外地人均能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景雪变的念白处处顾及人物身分和剧情,并与身、手、步法、面部表情融为一体,抑扬顿挫,句读分明,越是高音,越是甜润,袅袅不断,能从念白中分出喜、怒、忧、思、悲、恐、惊来,不但字字珠玑,而且口、眼、身、手、面面俱到,配合完美。

景雪变五官漂亮,扮相俊美,身段优雅,并强调与人物吻合,小旦老旦、工花刀马、青衣花彩,其做工与身段,均经过多年努力,磨练、创新,可以说达到了美轮美奂的境地。至今她常年坚持练功不断,所以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她的表演都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这些丰富多彩的程式动作,原是从历代舞台艺术继承而来,旧时艺人由于时代所限,这些程式动作常常更多的是一种单纯的技巧表演,景雪变经过多年的创新探索,赋予舞台表演以更多的生活内容。她根据戏中人物和剧情,设计出很多美妙的身段,戏中的出场、台步、动作、程式、快慢缓急、转身舞姿以及她的绝活担子功、水袖功及其它蒲剧特技绝活,都要从这个人物的身份、性格及当时心情等方面推敲,以更准确完美地展现剧情中人物。

景派艺术的打法,以干净、准确、漂亮为主。一抬一式,十分讲究。2004年,市蒲剧青年团就开始与运城艺校“校团合一”,开展暑期培训实践。每年在学校放暑假,团里演出少的情况下,剧团就把戏剧班的孩子们集中起来,进行强化培训。

17年来,除了安排市艺校骨干教师为孩子们授课外,景雪变还邀请到京剧、川剧等剧名师前来手把手指导学生学技艺,让学员博采众长,快速成长。他们以做打见长的武戏《雁荡山》为突破口,在天津京剧武打设计老师的严格训练下 ,演员用一系列高难度的技巧动作,诠释了紧张激烈的剧情,翻、扑、滚、跳,挑刀、削头、飞脚、 抢背,“云里翻”落地又挂个“前扑”,把演戏当成了比武赛技,把高潮推到极致!小梅花获得者、全国十佳青年演员赵振扮饰的孟海公,把扎大靠翻身、飞叉的长靠做功及大枪下场等做打功夫展示得出神入化,他搂“翻上”,刺“倒扎虎”,打“棚头”,亮“靴底”,踹“抢背”,让人产生美感;全国小梅花刘岩饰演的贺天龙把架子花、肘子、抢背动作一气呵成,刻画了败军之将的窘态;青年演员汪靖博饰演的号兵把下高、前扑、吹号、水战做功,做得十分干脆利落;众兵将把刀枪把子、下高、跟斗、旋子、前扑、大虎跳、倒石虎、夺刀、藤牌枪、翻连环、窜九毛、翻城墙等武功反复搭配,反复使用,把武戏演出推向高潮。景雪变本人既有童子功,又常年练功不辍,年过六十仍上台表演、教学示范,流畅飘逸,不减当年。

4.表演技巧

戏曲人物的喜怒哀乐,不仅体现在唱腔,也体现在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包括戏曲技巧表演。

景雪变认为,游离于剧情之外的任何表演及特技,都是画蛇添足;任何戏曲绝技,离开人物性格塑造和表达情绪,则就成了杂技和作秀。景雪变的表演技巧真切自然,细腻传神,凝重大方,尤以“担子功”和“水袖功”见长。景雪变的“担子”能传意,景雪变的“水袖”会说话。担在肩上转,行如水上漂;水袖有语言,抛收皆妖娆。她的水袖功高深莫测;绚烂多姿,翩若惊鸿,宛如游龙,也让她的弟子和后辈传人在演艺上受益,得到粉丝的热烈欢迎和万分喜爱。

她在继承京剧大师程砚秋的“勾、挑、撑、冲、拨、扬、掸、甩、打、抖”十大技巧的同时,又揣摩创新,用劲的地方各不相同,把它们联系、穿插起来,千变万化,组织成各种不同的舞蹈姿势,把水袖的升华成一种舞蹈和表演的完美结合。

景雪变熔各剧种舞台艺术于一炉,婀娜旖旎之中显示出矫健,把舞蹈揉合在武打之中,以“率”、“美”为主,舞、武结合,以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身份、地位不同而掌握分寸,恰到好处。

5.化妆服装

景雪变对剧中所演角色的化妆和服装方面,也做了大量的探索革新。如今,由于一般场景已由暗变亮,化妆、发髻、服装、图案、式样等等,对“美”的要求更高,因此她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根据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时代特点,从头上的发髻、盔头、片子的贴法、眼窝的画法,以至水袖的长短等,均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创新,化俗为雅、化浊为秀、化板为灵,随时翻新修改。并参考中国古代仕女画和女神像、雕塑等,不断地研究,创造出很多适应蒲剧特点的古装服饰与现代服饰,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过程中日臻完善。王朝闻称其为“活动雕塑”;吴祖光称其为“工笔仕女画”;郭汉城称其为“寓神于形”的巾帼奇葩。

6.音乐风格

蒲剧音乐属板腔体,以粗旷高亢为特点。在音乐上景雪变除了继承传统的唱腔外,在老八板、二行、慢板、大小起板等,创新蒲剧板式,并根据人物情绪,与音乐编创人员共同探讨,在古装戏与现代剧目中,创造具有独特个性的唱腔,如拖腔、休止符、一字一句、如泣如诉等。并增加和灵活使用伴奏乐器,《山村母亲》最多时乐队47人,像个交响乐队,进一步丰富了人物的情感表达,丰厚了蒲剧音乐。

7.舞台设计

在舞台设计上,景雪变也作过一番努力。她认为旧时的舞台浅,窄,布景单一,因此,她参照梅兰芳剧院建筑格局,建起了剧团新址和小梅花培训基地。在“蒲景苑”舞台设计上,打破传统舞台装置,融合时代潮流,加宽加深了台口,架设了多路升降,融进了现代电声光技术,在视觉上给与观众以美感和冲击。文化部原副部长潘震宙在运城调研时惊叹道:“景雪变不光是戏演得好,剧场也建的这么漂亮,这在全国地方院团实属罕见!”

8.景派传人

2004年,在景雪变的首倡下,运城艺校创办了“小梅花定向班”,从娃娃抓起,练好童子功,解决蒲剧演员青黄不接的问题。她创新教学机制,提出“戏剧教学要走教研与实验、创作与演出、课堂与舞台、基地与成才相结合的新路子”。在具体教学环节上,一是目标定位,因人施教。根据每个小演员的自身条件,按“生旦净末丑”的角色来选苗、栽培;二是以师带徒、以剧推人。戏剧老师责任到人,选定一个景丹剧目来指导,以剧目规范角色;三是一对一单元化培育,多元化组合,形成聚焦成才与协调成才相结合的竞争局面;四是注重实践,现场解决问题。戏剧老师必须亲自上台参加示范演出,不能“坐在船上教游泳”。十几年风雨兼程,“小梅花班”已陆续培养出52个全国“小梅花”奖演员,两次蝉联全国第一。许多小演员分别或多个大小奖项。现在,他们已经能够独立演出30余出折子戏和十几出本戏。

全国有多个剧团、演员专程请景雪变拜师传艺、辅导讲课。陕西省梅花奖演员齐爱云,也曾专程请教学习景雪变的担子功。

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全国各省市戏剧家协会协办的2021 第25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评选结果公布,由景雪变带领的团队在涉及蒲剧的奖项中获得“大满贯”——3名选手获得“小梅花”称号,两出剧目获得“小梅花集体节目”称号。这是此前挂牌不久的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在国家级专业比赛中迎来的“开门红”,也是“运城艺校全国戏曲小梅花现象”的持续。至此,运城市的“全国小梅花”园里已经盛开了52朵。在确认获得“小梅花”称号的演员名单中,山西蒲剧院(运城艺校)和山西省宣传文化名家景雪变工作室联合选送的仝晅萌,在个人项目(地方戏组)的获奖大名单中排名第一。

9.艺术特色

景派艺术是符合于中国传统的中正平和的审美观,体现出在尊重和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求发展、求创新,提供了一个极有价值的范例。辛亥革命时期的知名人士景梅九、李少白作为运城市盐湖区人,经常参加西安地区的蒲剧演艺活动,他俩实际上是这一群体的精神领袖和实力后援,据说由“乱弹”和“蒲州梆子”改名叫“蒲剧”就是他俩提出来的。作为中国四大梆子根祖的蒲剧,已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景派演员在声腔表现和表演身段、伴奏的音乐、舞台上的经营位置、艺术的传承与教育等各个方面,又有了发展创新,已然成为了一个更加成熟的剧种,步入了鼎盛的阶段。作为蒲剧的艺术符号和表现手段诸如水袖、翎子、台步、眼神、云手、山膀等,景派演员据不同的人物情绪和各异的人物性格,创造性和艺术化的作排列组合,来展开情节、叙述事实和鼓荡情绪。无论演员在舞台上表现的外在形式,还是观众在内心中的审美感受,从其艺术形式的构成来说,它有着自身的一整套艺术符号体系,有效的构造出一个活生生的艺术整体。艺术家通过对生活仔细而真切的观察,以艺术家独特的艺术思维和艺术感受力,敏锐地捕捉和抓取到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将其作艺术的加工整理、去粗取精,在写意化的原则下升华凝练为具有舞蹈雕塑美和指示表意性的身段,把蒲剧所特有的韵律风味发挥到了几近完美的高度。

景雪变把各种文化的熏陶和艺术的尝试当作磨炼自己艺术修养的磨刀石,她忙里偷闲,学习诗词、音乐、绘画、武术等,她拜高师学画牡丹数年,已经出手不凡。为的是提升自己的艺术品味,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提炼自己的艺术作品,通过各种艺术门类的滋养与洗礼,使自己保持较佳的艺术创造的精神状态,并细细地从中体味不断追求着的艺术精神。

10.戏曲理论

景雪变已出版蒲剧艺术专著《我心永在舞台——景雪变戏剧艺术与教育思考》,《景雪变蒲剧表演理论与实践12讲》正在编辑之中。她撰写并发表论文20余篇。《戏曲教学要打好“阵地战”》一文,参加了2009年10月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少儿戏剧教育研讨会”,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关注和热烈讨论。

11.戏曲教学

景雪变现任山西省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副校长、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演出团团长。为促进山西戏曲事业繁荣发展,运城学院音乐系2017年起新增设表演(蒲剧方向)本科专业,景雪变为特聘教授、音乐系学科带头人,全方位地担负起蒲剧演员在美学、技艺、文化和道德等方面传承的重任。她的教学主张是:“带新人、走正路、出精品、兴戏剧”12字理论。她的教学理念是:培养一批,收获一批,成就一群,扎根一群。她的艺术主张是:“继承、创新、弘扬、教育”八字方针。由传统的口耳相传上升到院校培养,由自己成长变为自觉成长。

故此,中国戏剧与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机国平发文说:“景雪变还是一位出色的戏剧教育家。”四川川校教授余琛在微信中说:“你为中国戏曲教育走出了一条新路。”

12.主客观条件

综上所述,景雪变具备创立蒲剧景派艺术的主客观条件:她五官、个头、身段、嗓音、气质等先天条件具备;她表演悟性极高,灵性、感觉极好;她功底扎实,坚持常年坚持练功;她既注重拜学良师,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个性特点鲜明,创造性、审美性、知识性俱佳;她担任运城艺校副校长,有平台施展,并从娃娃抓起,提议成立并组织指导“小梅花定向班”,教戏育人严苛,45朵小梅花相继绽放;她兼任运城学院音乐系(蒲剧方向)教授,系统培养后继人才,至今没有离开过讲台兼任运城学院音乐系(蒲剧方向)教授,系统培养后继人才,至今没有离开过讲台兼任运城学院音乐系(蒲剧方向)教授,系统培养后继人才,至今没有离开过讲台;她兼任运城学院音乐系(蒲剧方向)教授,系统培养后继人才;她担任运城蒲剧青年团团长以来,有演出阵地,虽年过花甲,仍坚持演出一线,从没离开过舞台。

结论:景雪变利用舞台、讲台,振兴提升蒲剧景派艺术品位,是她艺术生命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