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龙应台解析「龙应台写的《目送》阅读理解原文」

互联网 2023-03-26 12:26:15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目送龙应台解析「龙应台写的《目送》阅读理解原文」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目送

龙应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此刻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

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解读《目送》

高健

1

我们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这是一篇杰作。许许多多的读者为之感动。这篇文章成功的奥秘究竟在哪里?让我们先从感性出发,做一次艺术的漫溯与探求吧。初读此文,会产生一些初步的印象:

比如:

1.全文写了六个目送片段(一组三个,共两组),每组的三个片段之间居然没有过渡!

2.全文有两段话居然完全一样(同学们你们敢这么写吗?)

3.每个片段,我们的感情似乎都能够被牵动。

4.全文,让我们觉得意蕴丰满,所获得的感悟也极为丰富。

为什么每个片段都牵动了我们?

全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我目送儿子;第二部分,我目送父亲。目送是全文线索。

在第一部分,三次目送,我作为目送者,感情状态基本相同,都是一往情深,都在忍受着儿子离去的伤感与无奈。但是,儿子的情感状态不一样了。第一次,华安对“我”依依不舍;第二次,他是对“我”感到不耐烦(“忍受”我的深情);第三次,他是干脆拒我于千里之外了。

不变的是我,而变化的是儿子。我的无奈,每次都不一样;牵动我们感情的地方,三次各有不同。我们必须承认龙应台的语言非常有张力。

第一次,其实最牵动我们的是母子目光的“隔空交会”与距离越来越远,直到华安消失在门里。这形成了一种有张力的叙述。第二次,张力的形成,是我的深情与儿子的冷漠的反差,多情却被无情恼。第三次,是儿子明明就在身边,却似远在天边,故意制造了距离。这应证了一句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龙应台巧妙地将反差很大的两方面,结合在一起,加上精彩的细节刻画,表现了种种感情失衡的状态,制造出了叙述中的牵动人心的感觉。

这种失衡的感情状态,给我们留下一个印象,面对这些“分别”,无论我多么多情,都是无济于事的。这种无济于事的感觉,一次次被强化了。而三个片段的跳跃,意味着时光的迅速流逝、儿子的长大。

假如我们只看到第三个片段

这里,请允许我假设一下:

假如,我们只读到第三个片段(没看到第一第二个),我们如何设身处地地设想母亲的感受,并写一段议论抒情的文字?

此刻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猜,我们也许会写:

华安,你长大了,越来愈不懂事了。我尊重你的独立自由,但是,你要顾及你老妈的感受啊!看样子,我必须对你进行思想教育,这怪我以前对你要求不够严格,唉,悔不当初!

同学们一看就笑了。单独看第三个片段,这样写,似乎也有合理性啊。当然,如果这么写,龙应台的文章完了,龙应台的形象也完了。为什么龙应台的这段感悟,不是这个样子呢?因为有了前面两个片段。

单独看第三个片段,与看完三个,我们的感受有哪些区别?单看第三个片段,很容易产生的情绪是——怨,怨儿子,怨自己,很容易催生的想法,是争,要改变儿子嘛!这是一种“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当局者迷”的心态。所以,我们会拟写出上面这一段。

但是,看完前两个片段,我们就知道;不要怨儿子,也不要怨自己了。因为儿子小时候曾经多么依恋母亲啊!这就不存在小时候缺乏教育的缘故。在送儿子去美国的时候,自己多么深情,可是儿子就是干脆利落的转身而去。有了这俩片段,我们明白了儿子今天这样,也是自然而然的发展,伴随着儿子成长而出现的某种必然。反复出现的类似情境,就会让作者走出“怨”“争”的迷局,变得通达释然。

2

议论为什么如此精彩?

这一段议论情,极为精彩!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它十分巧妙的照应、总结了上文,又升华了主旨,表达了人生的一种彻悟。

关键词之一:“一场”。什么叫“一场”?这个“一场”,其实强调的是父女母子之间陪伴,其实是很短的。有开场,就有落幕,花无百日好,人有旦夕祸福,我们必须珍惜。这个人生短促感,从哪里来?就是上文,三个片段的迅速推进,给我们心理上造成的暗示。

关键词之二:“渐行渐远”。这个渐行渐远,不仅仅指某一次儿子越走越远,还指从小到大,与母亲距离的不断增大,这个词的总结力很强。

关键词之三:“缘分”。这个词,是个褒义词,一般我们会说相聚是缘分等等。可是,“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本来是伤感无奈的。现在,缘分就是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句话,让我们觉得,龙应台把后半句那种伤感无奈的情绪给控制住了,悲伤也是喜悦了,这样,主人公的形象,既一往情深,又无怨无悔;既珍惜相聚,也担当每一次别离。这样的语言有张力,有韵味。

关键词之四:“小路”和“转弯的地方”。这最后一句话,设置了典型情境。小路,小路的转弯处,用这个提炼了的、诗意的、典型的情境,照应了上文小学、机场、公交站台的别离,把种种离别,进行提纯,形成了这么个场景,耐人寻味。

关键词之五:“背影”和“不必追”,其实潜台词很多。龙应台原本是想追一追的,现在看形势(对方因为主观或者客观不回头),只能目送了。而且也知道,追也追不上,追了也白追。面对不断增大的距离,龙应台目送的同时,也给自己找到更加释然的理由。

3

为什么敢于重复?

目送儿子的三个片段,写完,必须总结升华;而我们读了第一遍,是把对儿子目送的体验,带了进去。可是,写完对父亲的目送,仍然需要总结升华,这段话第二次出现,我们会把以上所有的体验都装进去,生成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段话精炼性、包容性,真是太强了!出现两次,强化了读者的感受,便于读者深入体验,是完全必要的。

我们顺便讨论:为什么不需要过渡呢?

因为散文一旦多次过渡,语言会啰嗦,或者提前透露作者的结论处的思想情感,所以不用过渡,同时也更容易形成时间迅速流动、人事沧桑的感受。

4

感情的另一种失衡

第一个片段,选择的点,是自己到大学上班,毫无疑问,这是人生事业的新起点。工作,在父母看来,是成人自立的标志。本来是举家同贺的事,结果,爸爸说自己对不起女儿,然后开车走了,连门都没送进去。爸爸自惭形秽,无疑瞬间拉大了父女的感情距离。爸爸说自己不再是以往山一样高大温暖的庇护者,而是成了送饲料的底层小百姓。留下女儿在风中凌乱。女儿的感情失衡,自己进步了,可爸爸“退步”了,疏远了。

第二个片段,自己不得不在暮色四合之中,赶回台北,爸爸又被推进门。这时候,女的感情怎能得到满足?因为生活的压力?不仅仅。即使留下,身患重病的父亲还能和女儿正常交流吗?是什么东西阻碍了这份亲情的表达呢?是生活?是疾病?还是命运?

第三个片段,自己还想仔细看看父亲的遗容,但是,父亲已缓缓滑向炉门。自己的多情与造化无情,自己想多看与时间的限制,都是矛盾。父亲走了,留下女儿的回忆。

三个片段,作者一样的深情。可是这份又始终感到缺憾,始终感到失衡。失衡之后,又不能转变为“怨”和“争”,——那是无用,就只有悟破,只有升华,不然,这份缺憾,这份是伤怀,真的担负不起啊。于是,第一部分最后的议论段,再次出现。而我们已经从这两类六片段的目送,领悟到人生中所有的目送,所有的离别,所有的因为生老病死、主观客观造成的种种离别,我们都必须从容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