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手册派和左岸派「电影手册派」

互联网 2023-06-24 15:31:09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电影手册派和左岸派「电影手册派」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第四十期】

微信公众号:电影发烧友

法国是电影的发源地,也是艺术电影的大本营,有很多影迷也是法国电影的忠实拥趸。

1895年12月28日为电影诞生日,卢米埃尔兄弟被称为“现代电影之父”。

法国电影发展史

法国电影发展史

先锋派电影

出现的原因有二:第一,当时美国电影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使得欧洲电影的商业性倾向愈益严重,缺乏艺术性;第二,当时社会深受19世纪末出现的人文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导演将人文主义的思想和形式应用在电影的创作上。

新浪潮

法国新闻界把1958至1959年间突然涌现的一股由不知名的青年人竞相拍摄影片的热潮称之为“新浪潮”。1959年,二十多位导演完成了他们的处女作;1960年,又有四十多位青年人成为导演。这批青年导演被称之为“新浪潮”导演,他们的作品被叫做“新浪潮”电影。

“新浪潮”不仅促进了法国电影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也引发了现代主义电影思潮在欧美各国的第二次兴起。像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电影手册派

20世纪50年代,聚集在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周围,以《电影手册》杂志为阵地,鼓吹“作者论”的一批青年导演,被称作《电影手册》派。他们先是进行电影评论的活动,在巴赞去世后,开始尝试影片的创作。他们中很多人成为了“新浪潮”电影中的主将。

左岸派

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在法国巴黎的一个电影集团。由于成员都居住在塞纳河左岸,因而得名“左岸派”。他们是阿伦·雷乃、玛格丽特·杜拉斯、亨利·科尔皮等。

《电影手册》派较为著名的导演:特吕弗、戈达尔、夏布罗尔、里维特、埃里克·侯麦、杜马契和谢勒尔等。

左岸派较为著名的导演:阿伦·雷乃、玛格丽特·杜拉斯、阿涅斯·瓦尔达、克利斯·马尔凯、阿仑·罗布-格里叶和亨利·科尔皮等。

弗朗索瓦·特吕弗

弗朗索瓦·特吕弗 François Truffaut

法国导演。从小酷爱文学和电影,15岁在巴黎发起电影俱乐部。1953年进入法国农业部电影处,后在《电影手册》和《艺术》杂志任编辑和撰稿人,成为著名影评家。

他的电影名作有《四百击》、《朱尔与吉姆》、《日以继夜》、《阿黛尔·雨果的故事》、《最后一班地铁》、《隔墙花》等。

让-吕克·戈达尔

让-吕克·戈达尔 Jean-Luc Godard

让·吕克·戈达尔(法语:Jean-Luc Godard,1930年12月3日-)是一个法国和瑞士藉导演。他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奠基者之一。

戈达尔的电影通常被视为挑战和抗衡好莱坞电影的拍摄手法和叙事风格。他也把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对电影发展史的丰富知识注入他的电影。在他的作品里可以经常发现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子。

雅克·里维特

雅克·里维特 Jacques Rivette

雅克·里维特,法国电影导演、编剧,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跟戈达尔一起被认为最具实验性。以电影理论起家,曾经是影评人。作品融和纪录片、故事片和即兴创作的元素,叙事反常规,偏冗长。事业长达60多年。作为“新浪潮”中流砥柱的《电影手册》五虎将之一,里维特因其毕生远离商业性的“艺术纯粹”而著称。

克劳德·夏布洛尔

克劳德·夏布洛尔 Claude Chabrol

克劳德·夏布洛尔出生于1930年,上世纪50年代,他与埃里克·侯麦、弗朗索瓦·特吕弗、让-吕克·戈达尔以及雅克·里维特等人同在巴赞主编的《电影手册》杂志担任编辑,鼓吹“作者论”、“重新发现”希区柯克等好莱坞商业电影导演的艺术魅力,并很快以此作为共同的电影理论及创作观,陆续由影评人晋升为电影导演,以群体的力量,在法国掀起了世界电影史上影响力空前绝后的“新浪潮”运动,对世界电影产生了巨大影响。

阿伦·雷乃

阿伦·雷乃 Alain Resnais

阿仑·雷乃,1922年6月3日生于法国莫尔比昂省的省府瓦讷市,自幼酷爱文学和心理学。14岁时,迷上了电影,并制作了一部8mm短片,随后进入巴黎一所电影学院深造。毕业后,从事副导演多年。33岁时,他的纪录短片《夜与雾》,改变了纪录片的传统模式,纪录成为了一种心灵的延续。

真正让他声名大噪的是四年之后的《广岛之恋》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玛格丽特·杜拉斯

玛格丽特·杜拉斯 Marguerite Duras

玛格丽特·杜拉斯,法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徒》(1943)开始她的文学生涯。代表作品有《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琴声如诉》、《情人》、《痛苦》杜拉斯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左岸派”的重要成员,她不仅写作了《广岛之恋》(1960)、《长别离》(1961)等优秀的电影剧本,而且从1965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从创作《印度之歌》(1974)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

阿涅斯·瓦尔达

阿涅斯·瓦尔达 Agnès Varda

阿涅斯·瓦尔达,法国女导演,有“新浪潮祖母”的美誉。1954年自编自导第一部剧情长片《短角情事》,故事背景发生在瓦尔达生长的法国地中海小港塞特(Sete),由亚伦雷奈操刀剪接,独特的叙事结构及低成本的制片方式,被视为法国新浪潮的先声。瓦尔达擅长用静态手法表现人的孤独与人生的残酷的作品,有时则是以一种实验的倾向,在叙述上进行一系列同时具有柔和、潇洒、却又大胆等特质的探索。作品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和女权主义思想。代表作有《南特的雅各》、《我和拾穗者》等。新作为2008年的纪录片《爱格尼斯的海滩》。

微信公众号:电影发烧友

film lovers

出品人:JA&JY

只做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电影就是每秒24格的真理,我愿与你分享电影

因为梦想始于剧本,而终结于电影

电影 | 导演 | 结构 | 书籍 | 生活

感谢您能耐心读完全文,如果你也有好的建议或推荐的影片,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平台告诉我们哦~我们无偿的奉献,是出于对电影的热爱,希望能把这份热爱传递给更多的人。电影发烧友——每周五更新,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