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怎么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什么材料做的」

互联网 2023-06-30 17:22:07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怎么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什么材料做的」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矗立于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的象征,承载了广大国人对那些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的崇敬和景仰。而这种敬意,深深地体现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和建造环节中。

设计方案千挑万选

1949年9月30日,当时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首都北京建造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用以纪念那些为中华民族崛起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民英雄。而就在当天下午6时,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典礼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由于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个国家级公共艺术工程,且承载着无数中华儿女对牺牲人民英雄的无限崇敬缅怀之情,意义重大,所以从一开始,纪念碑的建设工程就引起了高度重视。周恩来总理多次考察选址,梁思成、刘开渠、郑振铎等一大批当时国内各行业最顶尖的大家汇聚一起参与纪念碑的设计建造工作。

为了充分表达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的意义,当时的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向全国征集设计方案,这些方案风格迥异,有民族传统风格的,也有西方艺术风格的,却充分体现了国人对建设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热情。最终,由众多建筑学家组成的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从240多件方案中精选出了红墙上立碑、碑顶立群像、碑形建筑顶设计等8种,但究竟用哪一种,他们却起了争执。

是碑形建筑顶设计更能体现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还是巨型雕像顶?最终经过广泛讨论,在1954年的11月6日确定了既彰显中国气派和民族精神又兼收西方优秀艺术元素的“碑形建筑顶”的方案。

浮雕雕刻由民间石匠完成

人民英雄纪念碑底部的大须弥座四周雕刻着十块反映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的浮雕,而这些,都是来自河北曲阳的民间石匠完成的。

据有关史料记载,原本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是打算让苏联的专家雕刻这些浮雕,但时任北京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的刘汉章出于对家乡河北曲阳雕塑历史和技艺的自信,认为这种反映人民群众伟大斗争的浮雕应该由民族传统技艺来完成,就向时任北京市政府秘书长薛子正建议由民间石匠替代苏联专家。

在听了刘汉章的建议和认真了解曲阳的雕塑历史后,薛子正将这一提议转交给了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并得到了采纳。周总理在了解此事后,高兴表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理应由人民来雕刻,他不仅批示要精选一批优秀的石匠到中央美院培训,做好浮雕雕刻的工作,更是要求有关部门尽全力做好这批石匠在雕刻过程中的后勤保障工作。而这批曲阳石匠,也在此后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雕刻艺术的骨干力量,并在他们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厂。

纪念碑的建造背后体现了国人的智慧

受制于当时的财政和技术,人民英雄纪念碑在设计建造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但“办法总比困难多”。

经费有限?设计师们就巧妙想到了“中空”的设计,不仅省下了花费,还可以很好地解决碑体重量对地面造成的压迫,因为当时的北京受地下水开采的影响,极易引发地面沉降。

技术不行,无法将纪念碑所需的一块长14.4米重320吨多的石料从采石场运到火车站?采石场工人张合符想出了用无缝钢管初胚和推土机结合的方式,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

碑体材质为坚硬的花岗岩,在上面刻字容易造成石碑崩坏?著名书法家魏长青就用胶皮将整个碑体覆盖,然后去除需要雕刻区域的胶皮,再用高压喷射矿砂打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大字。

依靠着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一个个困难迎刃而解。1958年4月22日,在历时5年半的建造后,一座寄托着广大人民群众崇高敬意的独一无二的人民丰碑建成。以史为鉴,察往知来,牢记革命先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浴血奋战的历史,才能更好地启示未来。

欢迎评论点赞收藏,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兜汤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