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猫讽刺了社会的哪些方面「《我是猫》:浅析动物视角下的社会讽刺和批判现实主义」

互联网 2023-07-13 20:27:36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我是猫讽刺了社会的哪些方面「《我是猫》:浅析动物视角下的社会讽刺和批判现实主义」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作为日本国民大师夏目漱石的成名处女作,《我是猫》不仅确立了夏目漱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对日本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本书的写作角度十分新颖,作者借由一只猫的视觉、感觉、听觉去观察二十世纪人类社会的所谓现代文明,以主人公苦沙弥的日常起居生活为故事主线,将各色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以及他们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平铺在读者眼前,从猫的视角带我们俯瞰当时的日本社会。

正如夏目漱石自己评价的那样:本书没什么情节,也谈不上结构,好像随时打开看都可以继续阅读下去。我就这样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全书,深深折服于作者风趣的语言描写、精巧的章节构思、灵活的结构安排,小说的情节推进并不刻意但令人回味无穷,具有夏目漱石鲜明的个人特色。

接下来我将从语言、结构和情节三方面对本书内容展开具体分析。

一、反讽性语言:夸张、新奇的语言设置刻画社会众生相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在《小说的艺术》中曾明确地指出:“反讽是无所不包、清澈见底而又安然自得的一瞥,它就是艺术本身的一瞥,也就是说它是最超脱的、最冷静的、由未受说教干扰的客观现实所投出的一瞥。”

反讽也是鲁迅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大量使用反讽手法的目的是要暴露国民的痛苦,,震惊国人的灵魂。反讽艺术既可以表现在语言技巧中,也可以表现在整部作品的结构中,读者能在阅读过程中捕捉到两套反讽艺术设置的代码:一套是表面可见的言语反讽,另一套则是穿插在情节中的情境反讽。

《我是猫》成功地用诙谐夸张的语言让读者在大笑之后产生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江户文学的幽默与风趣往往有强大的后劲,在夸张的比喻背后藏着辛辣的讽刺,悲痛幻化的笑声,往往是最残酷的。

比如,资产阶级的代表金田夫人是这样挖苦穷酸教师苦沙弥的:“门牌号时有时无,大概是用饭粒把名片粘在门上,一下雨就浇掉,晴天再粘上。”

初读觉得好笑,再读又觉得可笑,浅薄势利的金田夫人既瞧不起寒门人士又要攀附知识分子。为了策划这场“钞票”和“学位”结合的婚姻,金田夫人“屈尊”来到苦沙弥家了解寒月的情况,她认为以自己的身份和家产,不会有人想要拒绝这门婚事。然而这场门不当户不对的撮合终究还是失败了。

咱家不清楚使地球旋转的究竟是什么力量,但是知道使社会动转的确实是金钱,连太阳能够平安地从东方升起,又平安地落在西方,也完全托了实业家的福。”猫的这段评论使反讽到达了高潮,这些新兴资本家,一方面不择手段、牟取暴利,另一方面又要装点门面、附庸风雅。

资本家是如此,自命不凡的知识阶层也好不到哪里去。夏目漱石的讽刺并不止于此,他借猫之口,将他们称作“太平盛世的逸民”,看起来超然物外的样子,实际上“既有凡心,又有贪欲”。

一言以蔽之,不论是主人、寒月,还是迷亭,都是些太平盛世的逸民,尽管他们像丝瓜一样随风摇曳,却又装得超然物外,其实,他们既有凡心,又有贪欲。竞争之念、好强之心即使在他们的日常谈笑中,也隐约可见其端倪。在我们猫眼里,他们与那些被他们平时痛骂的俗骨凡胎本属一丘之貉,真是可悲极了。——引自《我是猫》170页

就拿猫主人苦沙弥来说,他就是个性格极为固执的人,“像牡蛎一般把自己藏在壳里”,作为顽固的知识分子代表,他的精神困境在于只知道从书本中讨生活,不懂变通不懂迎合讨好,过于直言不讳,因此也是全书被嘲笑最多的人。

理学士寒月是苦沙弥以前教过的学生,可以说是个典型的好男人。他成绩好、热爱知识,但所做的研究往往脱离实际、毫无意义,曾经为了当博士整日待在实验室里磨玻璃球。

美学家迷亭是个故弄玄虚的人,性格较为玩世不恭,去苦沙弥家做客从来不拿自己当外人,“他这个人生来就把诸如担忧、客气、不好意思、分心劳神等等统统抛到爪哇国去了”。他看见一棵树弯曲的姿态很适合上吊,就会一时兴起上个吊,行为令人迷惑,但有迷亭在的地方,氛围就会很轻松。

这些性格鲜明却又大相径庭的知识分子,一边受到明治社会新式的教育洗礼,一边又对时代的变化无所适从,不满现状却无力改变。

镜子是自鸣得意的酿造机,同时又是自我吹嘘的消毒器。假如怀着浮华与虚荣的念头对此明镜,再没有比镜子更对蠢物具有煽动力的器具了。 再没有比承认自己愚蠢更加高尚的了。在自知之明面前,一切自命不凡的人都要低下头来,甘拜下风的。——引自《我是猫》257页

在夏目漱石笔下,不管是拜金的资产阶级还是痛苦的知识分子,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他们的生存状态是矛盾的,夏目在嘲讽、戏谑的语言中引出一派社会众生相。滑稽戏谑的文学风格形成喜剧性的效果,在引人发笑的同时也对明治三十年的日本社会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二、松散型结构:从超脱的观察者角度捕捉社会人情世事

整体而言,《我是猫》并没有精心设置的结构和环环相扣的情节,作者叙述故事的过程看起来十分随意,读来既像是一篇长长的抒情文,又像是一部结构松散的小说,情节演变、随心所至,但这种松散的小说结构在当时却也算得上是一种独具魅力的创新。

小说从1905年1月起在《杜鹃》杂志上连载,其实,夏目最开始并没有想过要写得那么长,只是因为首章一经发表引起了轰动,编者让他续写才开始了后面的连载。小说的叙述主体始终是地球上的一只普普通通的猫,猫眼看世界、猫耳听舆情、猫鼻嗅时事……猫越智慧,人就被反衬得越愚蠢。

这只猫便是整个故事中最超脱于外的观察者,现代文明的浪潮一旦席卷而来,谁也无法避让逃脱,谁也无法置身事外。

夏目漱石在对当时的人和事作出客观描述的同时也借由猫之口对这些社会上的人情世事进行了一番独到的点评,夸张的评论形成了滑稽的漫画效果,既一针见血又直击主题。

不论是哪一个阶层,在动荡的社会交替时期,越急于适应全新的社会环境就越容易受到排斥,那种无所适从的焦虑感被扩大,愈演愈烈,直至转化为无能为力的愤怒。

大资本家金田发财致富的“秘诀”是“要精通三缺”,即缺义理、缺人情、缺廉耻。他财大气粗、仗势欺人,把金钱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追名逐利、损人利己在当时竟成了一种时尚。

通过对所谓三缺秘诀的嘲笑,作者无情地讽刺了市侩阶层的丑恶本质。

三、戏剧性情节:严肃的主题藏匿于戏剧化的情节演绎之中

夏目漱石非常擅长将日常化的生活碎片写得极具戏剧效果,比如猫与年糕之战、苦沙弥大战胃病等等就写得十分生动形象。

当馋嘴的猫公看到又香又诱人的年糕时,细致的心理活动和惟妙惟肖的神态描写仿佛让我看到一只贪吃的猫咪跃然纸上。

馋嘴猫偷吃年糕也不乏冠冕堂皇的正当理由——“难得的机会,可诱使所有动物做出非本能的选择。”厨房无人,正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它使出吃奶的劲啊呜一口咬住年糕,然而年糕不仅没有断,反而黏住了它的牙齿,这种不进不退的尴尬场面在夏目漱石的笔下表现得十分生动。

这件小事又让猫有了新的人生感悟——“就像陷入沼泽的人,每次挣扎着想拔出脚,都会咕噜咕噜陷入更深处。”这个小小的故事,恰恰暗示了明治时期那些贪图小利却越陷越深无法自拔之人,明知不该做,却还会为自己找出各种看似充分的理由。

在书中第六章主人公苦沙弥因为胃病疼痛难耐居然在日记里攻击消食片,饱受病痛折磨的他甚至开始病急乱投医。

A说吃流食最佳,他就一天只喝牛奶,肚子里一天到晚叽里咕噜,彻夜难眠;B推荐横膈膜呼吸法,他就只专注此呼吸法,结果书也读不好,文章也写不好;C说吃荞麦面可以养胃,他就顿顿吃荞麦面,可是除了拉肚子以外,别的什么功效也没显现。

这种戏剧化的喜剧式情节象征了那个时代一遇到正事儿就开始掉书袋的书呆子们,平日里口口声声知识至上,可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偏听偏信,像失了智一般。

结语

大文豪鲁迅先生对《我是猫》这部作品的评价只有四个字——"当世无匹",不难看出本书对鲁迅先生的影响之深。以动物视角成文虽不是首次,但用猫的第一人称来叙述恰恰可以使读者与作者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妙语连珠的讥讽往往道破世态人情的虚伪与邪恶。

在这种辛辣的讽刺背后,同时也隐藏着作者自身的苦闷和焦虑,夏目漱石曾说过:“比嘲笑他们我更嘲笑我自己,像我这样嘻笑怒骂是带有一种苦艾的余韵的。”

小说读来轻快,其中蕴涵的意义却十分沉重,夏目漱石借猫之口讽刺社会、批判现实,他敏锐地忧虑着当时的日本社会,若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体会那些幽默滑稽的语言、灵巧自由结构和诙谐的情节,能感受到字字都是生命体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