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艺术的魅力「与众不同相声」

互联网 2023-07-14 09:21:36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相声艺术的魅力「与众不同相声」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甲、乙同时上埸)

甲:相声是一门语言(口技)艺术,

乙:它的基本功是四个字:

甲:“说、学、逗、唱”。

乙:它的最大特点是五个字:

甲:“让听者发笑”。

乙:发酵?发什么酵?蒸馒头啊!

甲:不是蒸馒头,也不是蒸包子,是让听相声的人发笑。

乙:让听相声的人发——发酵,用酵母粉还是用酵母片呀?

甲:你别打岔,听好了,让听相声的人发笑,就是通过逗、捧哏的笑料让听相声的人发出笑声。

乙:发笑,就是让听相声的人发出笑声。才听明白,吓我一大跳。

(面对观众):大家都知道,中国语言相当的丰富,光汉字就有10万左右,该省的自然要尽量省点用,但不该省的就不要怕消费。

甲(面对观众):大家听明白了吧,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他自己大便干燥拉不出屎,却怪茅坑那个地方的地球没有吸引力。

乙:不说不笑不热闹,我——逗你玩!

甲:刚才我们说,相声的最大特点是五个字:

乙:“让听者发笑”。

甲:我想再加五个字,

乙:你是说相声的最大特点,除了“让听者发笑”这五个字之外,还有另外五个字的最大特点?:

甲:然也,不可以吗?

乙:你的胆可够肥的了,长期以来,“让听者发笑”一直是相声独一无二的最大特点,你想再加五个字,难道你想标新立异吗?

甲: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发明、创新,标新立异不好吗?

乙:问题的关键在于,你的发明、创新和标新立异,是对还是不对?

甲:此话言之有理,那就让事实说话吧。

乙:悉听尊便。

甲:我加一句,相声这门语言艺术的最大特点是 “让听者受益”。

乙:“让听者受益”?两者相加就是:相声这门语言艺术的最大特点是“让听者发笑”和“让听者受益”。

(自言自语):相声这门语言艺术的最大特点是——“让听者发笑”——和“让听者受益”。有点意思,相辅相成,有道理。

(猛抬头看甲大声说)加得好!

甲:你干嘛呢,一惊一乍的,吓我一跳。

(乙仔细看甲):别说,你还真有两下子,对你还真不能小视,加得好!我已经感觉到受益匪浅了!

(面对观众):大家说加得好不好啊?

(观众):好!好!好!

乙:请问,大家听相声听高兴了,有的“抿咀笑”,有的“哈哈乐”,有的“哈哈大笑”,甚至有的“开心的捧腹大笑”,你说,对身心健康究竟有什么益处?

甲:如果仔细研究,“笑”对身心健康的益处,是有层次性的,是有很大学问的。

乙:有点意思,笑对身心健康的益处,还有层次性?还有很大学问?请不吝赐教。

甲:首先,“抿咀一笑”,“哈哈一乐”,可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二气均分,消食化水,食归大肠,水归膀胱,小便不慌,大便正常,生活规律,身心健康。

乙:说得好,说得好啊,还一套一套的呢!

甲:你都听清楚了吗?

乙:听清楚了。

甲:你都记住了吗?

乙:记住了。

甲:你重复一遍。

乙:好啊,我这个人有个特点,

甲:什么特点?

乙:过耳不忘。

甲:我看你是“打锣不鸣,吹笛不响”。

乙:请听:笑对身心健康的益处,首先,“抿咀一笑”,“哈哈一乐”,可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二气均分,消食化水,食归大肠,水归膀胱,小便不慌,大便正常,生活规律,身心健康。

甲:算你聪明。其次,“笑一笑,少一少;愁一愁,白了头”。人一笑,就年轻一点儿,就少一少了;

乙:说得有道理。

甲:人一愁,就老一点儿,经常发愁,就白了头了。

乙:说得也有道理。

甲:你看台下的那几个年青人,有的头发已经由白开始转黑了,

乙:为什么?他们那是“少白头”。

甲:什么“少白头”!那是因为他们以前不常听相声,现在改正错误了。

乙:你这个人可真能顺竿爬!

甲:刚才,我们说的是“抿咀一笑”、“哈哈一乐”和“笑一笑”,对身心健康的益处,已经是显而易见了,如果是“哈哈大笑”,“开心的捧腹大笑”,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乙:是啊,我洗耳恭听。

甲:科学研究证明,当一个人哈哈大笑时,全身共约639块肌肉中有231块参与运动,并消耗大量能量。特别是“捧腹大笑”不仅可以运动到上体,还可运动到肠胃 、胸肌肉、心脏等,有很强的运动效果。

乙:因此,笑对身心健康的第三个益处是:

甲:“笑一笑,十年少”。

乙:人一笑,能年轻十岁?

甲:是啊。“笑一笑,少一少”是活期的,见效慢;“笑一笑,十年少”是定期的,见效快。

乙:有点意思,咱们试试。

(乙看甲):微笑。

乙:大家看他:甜蜜的微笑,舒心的微笑,听相声入了迷,正在开心的笑,虽然是活期的,见效慢,但笑口常开,愉悦心情,对身心健康肯定是大有益处的。

(甲看乙):张咀微笑。

甲:他听相声入迷了——听到精彩之处,他开心的大笑了:

乙:哈、哈、哈、哈——哈!

甲:笑一笑,十年少,你现在几岁了?

乙:我原来56岁,哈、哈、哈、哈——哈!一不留神五声笑,还有6岁了。

甲:来的时候是你开的车吧?

乙:是啊。

甲:回去的时候只能让你儿子开车了。

乙:为什么?

甲:你见过哪个国家有6岁的机动车驾驶员?

乙:可也是。

甲:相声能“让听者受益”,从广义上讲,“笑一笑,少一少”,“笑一笑,十年少”,已经让听者在身心健康方面受益匪浅了。

乙:是啊,一段好的相声,“让听者发笑”了,身心健康受益了,必然同时达到了“让听者受益”的双重目的和效果。

甲:但是,但可是,我们在这里讲“让听者受益”,主要是指意识形态方面,在思想认识和指导行为等方面让听者在笑声中受益匪浅。

乙:现在看来,对相声艺术最大特点的认识思路更加清晰了,“在笑声中让听者受益匪浅”,亦即让听者在“身心健康和意识形态”两个方面均受益匪浅。

甲:总之,作为相声演员,一定要让听相声的人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取得双丰收(均受益匪浅)。

乙:说得非常好!请大家掌声鼓励一下好吗?

(观众热烈鼓掌)

乙:请问,什么是现代人的长寿之道?

甲(面对观众):这就来了,书归正传了。也好,借机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请大家不吝赐教!

(对乙):你这个问题提得好,很重要,也很有研究价值。

我认为,研究任何事物,都必须同时回答三个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乙:说得非常好!请问,现代人的长寿之道是什么呢?

甲:现代人的长寿之道,包含两个方面内容:其一是它的形式,亦即长寿的年龄,应当从哪个年龄段开始算长寿?其二是它的内容,就是社会中人怎样做才能长寿?

乙:言之有理。请问,现代人应当从哪个年龄段开始算长寿呢?

甲: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应当理论联系实际的进行综合认定。目前,从理论上讲,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先后两次对长寿老年人的年龄进行了界定。

乙:哪两次?

甲:第一次是1995年的划分规定:44岁以前是年轻人,45~59岁叫中年人,60~74岁叫年轻的老年人,75~89岁叫老年人,90岁以上的是长寿的老年人。

乙: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第一次界定长寿老年人是90岁以上。

第二次呢?

甲:第二次是 2013年1月1日的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即:0至17岁为未成年人,18岁至65岁为青年人,66岁至79岁为中年人,80岁至99岁为老年人,10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乙:1995年至2013年,近20年,就将长寿老人的年龄由90岁增加到100岁。

甲:但从世界的现实情况看,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世界人均寿命最长的十个国家分别是:日本84.2、瑞士83.3、西班牙83.1、法国82.9、新加坡82.9、澳大利亚82.9、意大利82.8、加拿大82.8、韩国82.7、挪威82.5。

乙:从中国的现实情况看,2019年人口预期寿命约76.4岁,其中男性75岁,女性77.9岁,世界排名第52位,较之前有所提升。

甲:中国古人云:“人活七十古来稀”; “耄耋”(音maodie):为八十、九十岁(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现实的中国,多年来,各地已经普遍实行了80周岁、90周岁和100周岁这三个年龄段高龄津贴的全覆盖,只是高龄津贴的数量(100、200、300;300、400、500)不等而已。

乙:在中国,现在有一种提法:超过人均寿命(2019年中国人均寿命约76.4岁,其中男75岁,女77、9岁)就算高寿。

甲:综上所述,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和古今、中外相结合的将中国现代人的长寿之道归纳为“近期、中期、中长期和长期”四个目标为宜?

乙:何为“近期、中期、中长期和长期”四个目标?

甲:“八十长寿下,百岁长寿中,百二十长寿中上,百五十长寿上。”

乙:我非常赞同你归纳的这四个长寿目标,“八十”是近期的,不是高不可攀,使大家都有了当长寿老人的信心和奔头;

甲:百岁不是梦,是大家努力前行的中期目标;百二十有难度,百五十则难上加难,但不是高不可攀,待“百岁梦想”成真之后,我们再一如既往、义无反顾的勇往直前。

(观众热烈鼓掌)

甲:我们的既定目标是暂时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像世界卫生组织那样,待二十年左右之后,视社会发展、进步影响身心健康的结果,再定长寿年龄应当如何提升。

乙:言之有理。请问,我们应当怎样落实现代人的长寿之道呢?

甲:这个问题提得好!是啊,现代人应当怎样做,才能健康长寿,顺利实现百岁梦想呢?

乙:大家都知道,民以食为天,人的生命在于运动,生活规律是铁谁碰谁出血,环境好,活的久,定期体检,疾病难找,等等,都是直接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甲:但长期实践雄辩的证明,“心理养生是21世纪的健康主题”,“心理平衡是健康的一半”(占50%,合理膳食占25%,运动及其他占25%),心理平衡了,心情舒畅了,吃嘛嘛香,乐意运动,睡眠良好,工作有劲头,生活有盼头,你说,处于这种精神状态的人,能不健康长寿吗?

乙:说得好。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怎样掌握心理平衡,落实长寿之道(长寿秘诀)呢?

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外有关专家的建议,我认为,归纳现代人的长寿之道(长寿秘诀)应当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乙:具体是哪三个方面?

甲:第一,“人际关系”是长寿的首要秘诀

人是群体动物,人活着,就是活在人际关系中。人生需求,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除生理需求外,均和人际关系有关。“需求”获得满足,即会收获快乐!

乙:其实,生理需求也是一种特殊的、特定的人际关系,与自己心爱的人搞不好关系,“需求”不能获得满足,同样不会收获快乐!

请问,应当怎样搞好人际关系呢?

甲:搞好人际关系,首先是“家庭和睦”。后院总着火,你还没有能力及时扑灭,你哪有心情干好本职工作和进行正常的生活?健康长寿又从何谈起!

乙:其次,“助人为乐” 是搞好人际关系的重要环节。

甲:有关研究人员发现,如果给予他人“物质上”的帮助,能使致死率降低42%;如果给予他人精神上的支持,能使致死率降低30%。因为,与人为善,常做好事,心中必然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愉快感和自豪感,进而降低了压力激素的水准,促进了身体“有益激素”的分泌。因此,一定要切记:

乙:切记什么?

甲:终身“助人为乐”!终身“愉快和自豪”!长命百岁又何足挂齿!

乙:说得好。再次,“付出友善”也是搞好人际关系的重要环节。

甲:有利人际关系和谐的“付出友善”包括:赞美、微笑、幽默、尊重、礼让、随和、包容、宽恕、体谅、同情、忠诚、倾听等等。

乙:有关研究人员发现,“付出与回报之间存在着神奇的能量转换:即一个人在付出的同时,回报的能量正通过各种形式向此人返还,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己浑然不知而已。”

甲:因此,一定要切记:

乙:终身“付出友善”!终身“能量转换”!长命百岁又何足挂齿!

甲:“家庭和睦”了,“助人为乐”了,“付出友善”了,“人际关系”搞好了,就可以长寿了吗?我们的回答是:

乙:不能!不能!但,但可是,这是为什么呢?

甲:因为,“目标”能激发生命活力,这是第二个长寿秘诀。

乙:任何人活在世上,都要有精神支撑点,这就是“目标”。

甲:干事业要有大的奋斗目标和若干个小目标,才便于脚踏实地的努力前行。退休后在家里,也要有生活目标。目标可大可小,但一定要因人制宜,切实可行,否则会起副作用。

乙:你是继续干某种事业,还是跳广场舞、打麻将、下棋等等,都可以当做树立的目标。有了目标和支撑点,你就可以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并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百岁梦想”而努力前行了。

甲:但还必须同时做好以下两点:

一是无论干事业、跳舞、下棋,还是做其他任何活动,都要认真做好,尽力赢得好评,赢得光彩照人。心情舒畅了,长寿细胞必然日新月异的在增长:

二是如果技不如人,没有做好,即使输也要输得心服口服,兴高采烈。心情舒畅了,长寿细胞仍然日新月异的在增长。否则,必然适得其反。

乙:你说得太对了,太好了,请大家给点掌声好吗?

(观众叫好鼓掌)

甲:长寿秘诀之三就是及时缓解“压力激素” 对身体的损伤。

乙:现实社会纷纭复杂,矛盾丛生,各种利益诱惑扑面而来,有些人渐失初心,随波逐流;有些人则焦燥不安,怨声载道。

甲:这些人,到处在抱怨,看啥都不顺眼:国家怎么这个样子,社会怎么这个样子,单位怎么这个样子?回到家里也抱怨:家里人怎么也是这个样子?

乙:抱怨本身就是一种负面情绪,更有甚者,有些人整天焦躁不安,心烦意乱,情绪低落,甚至紧张、发怒,令压力激素水平长时间居高不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了抑制和摧毁,心血管系统也变得格外脆弱,身体已经面临崩溃的边缘,这怎么能健康长寿呢?

甲:面对此情此景,必须及时实施缓解“压力激素”的良策。

乙:何为缓解“压力激素”的良策?

甲:我这有两句“真言”不知当讲否?

乙:请讲,请讲,我洗耳恭听。

甲:第一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克己奉公,维护法纪。”这是如何做人的标准。要缓解“压力激素”,就必须懂得如何做人,正人必先正己。

乙:凡事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宽待别人;都要先人后己,一心为公。中国是法制社会,社会中人,首先要模范的遵守道德、纪律和法律,其次,要敢于和善于向违法乱纪作斗争。

甲:你堂堂正正做人,“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又何惧“压力激素”!

乙:你说得太好了,请大家给点掌声!

(观众热烈鼓掌)

甲:第二句真言:“脚踏实地,勤书精业,勇于探索,自强不息。”这是如何干事的标准。

乙:其意是说,社会中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脚踏实地的实干、苦干加巧干,并要坚持向理论和实践学习,要精于求精,要探索新事物,有所发明创造,要发奋图强,要自学成才的不断提高自己,要干到老,学到老,成就到老。

甲:你事业有成,而且光彩夺目,“待到山花烂漫时,你在丛中笑。”请问,“压力激素”又从何谈起!

乙:你说得太精彩了!两句真言:“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干事”,接下来便是:

甲:在“健康第一”、“心理年轻”和“快乐每天”的思想理念指导下,

甲乙:义无反顾的为实现“百岁梦想”而勇往直前!

甲:请问,当今世界谁是长寿第一人?

乙:中国新疆地区的阿丽米罕,她生于清朝光绪十二年(1886年),2019年6月25日是她133岁生日。

甲:阿丽米罕,133岁,她既是中国第一寿星,也是世界上最长寿的老人。

乙:她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我们生命管理的榜样,

甲:我们界定的长寿目标是:“八十长寿下,百岁长寿中,百二十长寿中上,百五十长寿上。”世界上最长寿的老人阿丽米罕,正在一帆风顺的向百五十乃至更高的长寿目标前行,我们应当怎么办?

合:向阿丽米罕学习!向阿丽米罕致敬!

(观众):向阿丽米罕学习!向阿丽米罕致敬!

合唱“啊,五环,它比六环少一环——啊,五环,它比四环多一环——”)

(敬礼!退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