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吕梁临县碛口「临县问家山秧歌队」

互联网 2023-07-15 22:18:18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山西吕梁临县碛口「临县问家山秧歌队」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临县,位于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西侧,东屏方山,西临黄河与陕西佳县、吴堡县隔河相望,北靠兴县,南接离石柳林。是吕梁地区人口最多的县。临县也是抗日的革命老区,中国红枣之乡。红枣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

碛口古镇

碛口,位于黄河晋陕峡谷中部、山西省临县城南50公里处,依吕梁山襟黄河水,南临著名的孟门古镇。黄河由北而来,湫水从东而至,卧虎山横亘镇北,黑龙庙雄峙河东,山环水抱,阴阳交会,山的气势,河的雄浑,凝成了“虎啸黄河,龙吟碛口”的壮丽图景。

碛口古为兵事要冲,在明清至民国年间凭黄河水运一跃成为我国北方著名商贸重镇,西接陕、甘、宁、内蒙古,东连太原、京、津,差不多吸引了大半个中国的商人,成为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据镇上黑龙庙清道光年间碑文记载,零星商贩不计,仅店铺字号就有20余家。其间,船筏在黄河里穿梭,驼铃在山谷间回荡。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一街灯火,昼夜辉煌,接不完,填不满,正所谓“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

碛口的繁荣缘于大同碛的惊险,大同碛号称“黄河第二碛”,是一段近500米长的暗礁,落差10米,水急浪高,船筏难以通行,碛口遂成为黄河北干流上水运航道的中转站,并由此而得名。

历史的辉煌,留下了灿烂的文化。现镇内有数量丰富且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建筑,主要有货栈、票号、当铺等各类商业性建筑和庙宇、民居、码头等,几乎包括了封建制度下民间典型的漕运商贸集镇的全部类型。由于古镇至今还是原始质朴的居民生活形态,所以又有“活着的古镇”之称。

西湾民居

西湾民居系明清古建筑群,建筑群由2米多高的村墙封围(现残缺),大院内横有两条街,竖有五条巷,把全院有序地联系起来。院之间又有小门相通,只要进入一个院落,就可通过小门游遍全村,真可谓“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西湾民居是典型的吕梁风格的四合院,历史文化气氛浓厚,有浓郁的黄土文化特色。现保存基本完好的有40处院落。

李家山民居

李家山不仅是山,更是黄土高坡上的一座古村落,是碛口富庶时期孕育出来的又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李家山民居位于碛口南5公里,系明清时期李氏家族所建。民居以窑洞为主,窑洞前普遍有廊檐伸出,多数为四合院。整个民居分布在黄土山坡上,高低错落。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将其与湖南张家界、山陕蒙黄土高原列为自己的三大发现。

我国现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赴李家山后,写道:“我在山西有一个重要发现——临县碛口李家山村。这里从外面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

在这里山体与建筑结合之完美,人居环境自然之美,窑洞层层叠置错落之美,尽在这里得到了完美体现。如不是吴冠中先生无意中的发现与大力的推荐,山村里的人们可能还真的依然在过着“无论魏晋,不知有汉”的生活。

李家山那“立体交融式”的乡土建筑方式是其最大的亮点,全村的建筑以窑洞为主,凭依着 70 度山体因势利导,一气呵成又灵活多变,从山底一直漫到山顶,所形成的“立体村落”鸟瞰时有如布达拉宫般的壮观恢弘。毫不夸张的说,李家山村是黄土高原上中国民居建筑典型的又一奇葩,它那独一无二的建筑形式,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山水的共生与和谐。

黄土地貌

黄土高原是著名画家吴冠中一生的三大发现之一,在他眼里黄土高原是一座巨大的金矿。站在黄河风情公园的山之颠俯视,黄土山如黄色的大海中波涛起伏,绵绵不绝,给人感觉要么豁达,要么苍凉,要么雄浑。从山底向上看时,壁立千仞的感觉油然而生,感觉刚毅、坚韧。

黄河水蚀浮雕

从碛口溯黄河北上20公里的开阳段,黄河东岸石壁陡立,壁上有黄河水千百年来冲刷、风蚀形成的一幅幅妙趣横生的天然画卷。在河中乘船远观,可见或气势恢弘、或婉约清淡,极具水墨写意及抽象浮雕意味的画廊长卷效果;近看时,可看到其以石雕、浮雕、缕雕为主,兼有平面线刻与透雕、圆雕等,形状各异,视觉生动,可以说它是集古今中外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刻艺术、书法艺术于一体的黄河百里画廊,规模之宏大,形象之生动离奇堪称国内一绝。

黑龙庙

黑龙庙位于山西临县南端湫水河入口处的碛口镇卧虎山。是碛口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碛口古镇中心的一个制高点,它高踞卧虎山顶,气势恢宏,总面积4800平方米。站在庙门前,可以远眺黄河气势,近观湫水曲折,聆听二碛涛声,俯瞰古镇全貌。

据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增修钟鼓楼碑记载:庙创建于明代。雍正年间增建乐楼。道光年间重修正殿和东西耳殿。庙宇规模壮阔,昭然入目。黑龙庙座东北向西南,依山傍水。中轴线上,首先是山门,由三道石拱门洞组成。门前是一座面阔三间的门庭。门庭上又盖一座歇山顶门楼,两层建筑全凭8根大木柱支撑。紧挨门楼又建倒座乐楼(戏台)。

前后建筑连为一体。乐楼为欧山顶,琉璃瓦剪边,十分美观大方。乐楼左右是十字歇山顶式的钟鼓楼,规模不大,却小巧玲珑,别具风格。仰观庙宇叠于石崖之险,雕梁画栋,古朴典雅,无不使人悦目赏心。倚庙廊俯而环视,只见黄河滔滔,批水潺潺,古老的碛口镇尽收眼底。这山、水、镇、庙在黄河巍谷之间相映成趣,故两省遐迩闻名。

义居寺

义居寺旧称佛堂寺,位于山西省临县三交镇枣圪挞村,距碛口古镇10公里,临县古十三官寺之一,属天官寺下院,创建于宋代,几经重修。该寺坐西向东,现存建筑占地5981平方米。正殿为元代遗构,山门、前殿为明代建筑,藏经楼重修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万佛洞石窟为唐代遗存。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显于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善庆寺

位于临县歧道乡府底村,创建于隋开皇三年(583年),古称善训府。该寺坐北向南,依山而建,现存山门、正殿、东西配殿、廊房等,依中轴线排列,殿宇前后层叠,错落有致。东西廊房,左右对峙,井然有序。正殿为大雄宝殿,面阔五间,纵深八橡,悬山顶建筑形式,斗拱为五踩单翘单昴。主尊释迦牟尼,旁立阿难、迦叶两大弟子。东佛药师,西佛阿弥驼佛,释迦牟尼背后,塑观音座像一尊。正殿之下东西两廊,东有七佛殿。西有菩萨殿,主尊地藏王菩萨。寺中正殿及东西配殿,为琉璃瓦盖顶,堆花脊饰,色彩纯正,花饰生动,隔山远眺,满目生辉,诚为元代遗风。整体建筑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其中正殿主体建筑运用了元代典型的减柱法的营造法式。2006年5月,善庆寺作为元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文化民俗

临县道情

道情艺术的历史比较悠久,原属道教声腔艺术。中国的道情有两大类,法曲道情和俗曲道情。俗曲道情起源于唐代道士所唱的经韵或俗讲,是道家用以传教布道的一种曲艺说唱形式,有“道家传道之情”之说。宋代发展成为唱白相间的曲艺形式道情鼓子词。清代乾隆年间,在融合各地汉族民间艺术的基础上,俗曲道情逐渐演变成为地方戏曲,并被搬上戏曲舞台。

临县道情属于道情系统中的北路系统,地方色彩浓郁,红、黑、生、旦、丑行当齐全,以“二小”或“三小”为主构成角色体制,角色很少化妆,服装以单色为主,很少杂色,没有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演唱方式以坐唱为主,兼有站唱、背唱、边唱边舞以及帮腔等多种形式。该剧种表演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旦角多行快步、碎步,与轻快的道情音乐节奏相协调。须生的表演则以稳健的坐唱为主,保留了道情说唱时期的痕迹。音乐婉转缠绵,曲调开朗而流畅,节奏明快而活泼,艺术风格柔美而典雅、浪漫而抒情,充盈了浓郁的乡野生活气息,为当地及吕梁地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

临县大唢呐

是山西省的汉族民俗音乐。大唢呐是当地吹打行的主要乐器。因临县西隔黄河与陕北相望,东依吕梁和晋川连接,所以“临县大唢呐”不仅传承了陕北大唢呐粗犷、豪放、音色激亢的一面,又吸纳了晋川小唢呐清秀、明快、委婉细腻的特征。先后被入选为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临县的唢呐历史久远,目前有上下南北川之分,但以三交派第五代传人刘晓弘为临县大唢呐之正宗传人。“临县大唢呐”吹打艺术和滋生在这块古老黄土地上的其它汉族民风、民俗、民间艺术一样,具有明显的民间乡土风采和突出的地域特征。

临县伞头秧歌

伞头秧歌产生、流行于临县,是一种规模大,有气势且极富特色的群众性节日歌舞活动形式。中国北方众多社火秧歌中的一种。因以手执花伞者领头舞蹈和演唱秧歌,故称“伞头秧歌”。其主要流行在黄河流域的晋西和陕北黄土高原,具体指山西省吕梁市的临县、离石、柳林、方山、中阳、石楼,和陕西省榆林市的吴堡、绥德、佳县、榆林、米脂、子洲、青涧等十几个县、市,以及延安市,其中尤以临县最盛,因此又称“临县伞头秧歌”。秧歌,又称“阳歌”,在当地俗称“闹会子”“闹红火”“闹阳歌”,2008年伞头秧歌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