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情感意蕴题型有哪些「散文的意蕴题答题模板」

互联网 2023-07-18 11:12:26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散文情感意蕴题型有哪些「散文的意蕴题答题模板」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散文情感意蕴题型

探究类题目开放性较强,旨在考查个性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高考小说探究题考查的类型主要有:主旨类探究、标题类探究、人物形象类探究、情节类探究、艺术特点类探究。其中,后三种探究类题型本质上是人物形象、情节、语言这几类题目的变体,相关的知识及解题思路在前面的几讲中已有涉及,故本讲重点分析标题类探究和主旨类探究两种题型。

题型一 标题类探究

常见的标题类探究题有两种:一是理解标题意蕴,二是分析标题作用。无论哪一种,均需关注两个方面:一要关注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二要关注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等。对于理解标题意蕴题,特别要关注表层义、深层义(象征义或比喻义等)。

一、命题角度

类型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理解标题意蕴

(2016·全国卷Ⅰ)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即理解标题的表层义、深层义。题干中往往有“理解”“分析”等作答动词和“标题”“寓意”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分析标题作用

(2019·浙江卷)小说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磨房里外”还是“冯歪嘴子”?为什么?

即分析标题与文本(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的联系及给读者的感受。题干中往往有“谈谈”“分析”等作答动词和“标题”“观点”“好处”“为什么”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二、解题技法

1.理解标题意蕴

解答标题意蕴理解类题“三步骤”

第一步:点出标题所用的表达技巧。比如:双关、比喻、反讽(反语)、反问、引用等。

第二步:分析标题的表层义。即把标题在文中所表示的最浅层的意思分析出来。

第三步:分析标题的深层义。深层义的挖掘要联系小说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方面。

2.分析标题作用

分析标题的作用“五角度”

角度

作用分析

与情节的关系

是否是小说的线索,以组织全文;是否设置了悬念,以吸引读者;是否是对情节的概括

与形象的关系

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是否暗示了人物命运;是否是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概括

与环境的关系

是否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是否创设了故事背景,渲染了环境气氛;是否有深层次的社会性含意

与主题的关系

是否运用双关、比喻、反语、象征等手法,寄托情感深化主题;是否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是否对主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艺术效果

本身是否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如形象生动、言简意赅等;是否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给读者带来深度思考

题型二 主旨类探究

这里说的主旨,除了小说主题外,还包括小说的思想意蕴和情感意蕴。小说的思想意蕴是指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或价值,重在指文本带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就是指小说的思想意义,侧重于小说的内容、主旨层面,重在理解小说的思想性、认识性。小说的情感意蕴是指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即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重在理解作者的倾向性。

一、命题角度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1.(2018·江苏卷)小说叙述了小哥儿俩的日常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

2.“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主旨题即理解小说的主旨、思想意蕴和情感意蕴等的题,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评价”“探讨”“看待”“谈谈”等作答动词和“主旨”“意图”“意蕴”“情感”“态度”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二、解题技法

落实“五抓”法,解答主旨题

解题技巧

抓标题

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等,往往隐含着小说的主旨

抓情节

小说塑造人物离不开情节,而情节常常有揭示主题的作用。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的发展的体现,抓住矛盾冲突就可挖掘小说揭示的主旨

抓人物形象

在小说中,作者浓墨重彩塑造的主要人物就是“主题性人物”,他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题。把握其典型性格及其生成的历史,即可窥见作品的主题

抓作者的思想倾向

(1)抓文本里不同的人、事、物,分别探究作者对他们或它们的情感态度

(2)抓小说中流露作者思想倾向的关键性词语或句子

抓环境

描写

(1)分析环境的特点。分析环境的特点可以窥见人物的性格,进而能揭示主旨内涵

(2)抓背景介绍。结合文本产生的时代,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达到探究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的目的

答题

模板

模板一:该故事……(简述情节),我认为反映了……的社会现象(结合原文分析),揭示出……的主题,警示(告诫、提醒、呼吁)人们……

模板二:①表明观点;②结合文本,阐述理由(有的题还需要联系现实等);③总结

【例1】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艾平

(1)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在呼伦贝尔大草原。

(2)冰雪将茫茫草原覆盖,仿佛一片亿万年的大水晶,解析了太阳的光谱,遍地熠熠生辉。这就是草原的春天,明亮,寒冷,空旷。呼伦贝尔草原不知“清明时节雨纷纷”“烟花三月下扬州”为何物,沉寂始于十月、十一月,延至次年的五月,直到了六月才肯葳蕤。

(3)呼伦贝尔在北纬 53 度到北纬 47 度之间,几近冻土带,一年只有不足一百天的无霜期,春、夏、秋三个季节便挤在这一百天里奔跑,每一种植物都是百米冲刺的运动员,奔跑着发芽,奔跑着开花,奔跑着打籽,奔跑着完成生命基因的使命。你若细看草原上的那些芍药、萱草、百合、野玫瑰,就会发现它们都比内地的同类开得弱小、开得简单;那些毛发一样附在原野上的草类,更是生得低矮硕壮,因为它们没有时间拔高,必须快快成熟。乍暖还寒,草色遥看近却无,呼伦贝尔的春天在残雪中闪出,莞尔一笑,转瞬即逝。一夜南风,醒来时百草猛然长高了半尺,草原焕然碧透千里,如深深的海洋,波动在阳光下,泛起绸缎般的华丽。花朵们忙了一夜,终于捯饬一新,佩戴着天上的彩霞和地上的雨露,跟着绿浪摇曳曼舞。游人醉入花丛,欢喜得忘乎所以,浪漫地比照远方的场景,直把这草原夏日叫做草原的春天。他们不曾体验,因此不懂,草原的春天是一场望眼欲穿的期盼,而最终让你看到的却永远是结尾的那一瞬。

(4)萨丽娃姐姐和大地一起记忆着春天。

(5)草原的春天是妇女们含辛茹苦的季节。萨丽娃看见老祖母蹒跚在纷扬的春雪中,靴子艰难地从冰泥里拔出来,又踩下去,湿漉漉的蒙古袍大襟冻成硬邦邦的冰片,在冷风中咔咔作响;她看见太阳的手指伸过来,轻轻地梳拢老祖母的银发,落在那只暗红的珊瑚耳环上,老祖母汗水淋漓的脸颊,布满了岁月的光芒。小羊羔总是走在大野芳菲之前,一个接一个降生在冰碴密布的草地上,像洁白的云朵一样缭绕着老祖母“咩……咩……”嚷着饥饿。

(6)百代千年,游牧人家在春季里寻找朝阳的地方接羔,一辈辈把长生天的教诲变成了不可更改的习惯,留在了老祖母的银发上。长生天不是传说之中的老天爷,是万物生存的法则,是必须敬畏的大自然。四月接羔,羊羔吃着母乳等待青草,青草和它们的乳牙一起长出来,它们开始奔跑,从此变成了原野的孩子,栉风沐雨,爬冰卧雪,生命就这样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7)老祖母的腰是在春天累弯腰的,老祖母的劝奶歌是在春天里传给萨丽娃姐姐的。

(8)“陶爱格……陶爱格……你的孩子在哭泣,你这当母亲的给它吃奶吧……”老祖母的劝奶歌升起来,回响环绕,哀婉之中,天空附以和声,母体般的温暖笼罩草原,万物生灵的母性开始苏醒。母羊含泪站起身来,羊羔纷纷跪乳。饱食的羊羔肆意喧闹嬉戏,洁白的云朵在阳光里打滚儿,然后撒开四蹄奔跑,进入季节的深处。

(9)每年十月之后,老祖母把种公羊放进母羊群,母羊怀胎六个月,到次年四月或者五月分娩,完成一个春天的轮回。那前一年的接下的羊羔,由于仅仅吃过一个夏天的青草,骨头还未坚硬,头上卷曲的绒毛里才露出细小的犄角。老祖母仍然叫它们羔子,风雪夜里把它们放进蒙古包庇护,为了它们暖和,半夜起来给炉子加牛粪。萨丽娃姐姐依偎在老祖母的怀里说,好像羔子是你的亲孙女。

(10)后来,萨丽娃姐姐戴着老祖母的红珊瑚耳环离开了家。因为城里的暖气和热水,因为城里的漂亮和时尚。城里的楼房虽然很舒适,可那是租来的,不是家。萨丽娃姐姐思念阿妈的奶茶、阿爸的手把肉,好想好想骑上骏马变成草原的风,好想好想放开嗓子变成蒙古包前奔流的河。萨丽娃姐姐总觉得老祖母的红珊瑚耳环会说话,一天天在她耳边说个不停,只是那些古老的话,就像飞来飞去的鸟,有点听不懂,想留也留不下。

(11)萨丽娃姐姐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乡。

(12)枕着幽幽的草香,她看见了逝去已久的老祖母,听清了老祖母在她耳边说的话——河冰不开,天鹅不来;骏马绕不过暴风雪,大雁甩不掉自己的影子……冬长夏短,谁也逆不过长生天的规矩……

(13)萨丽娃姐姐站在草原的春天里,伸出一双手,这手洁白细腻;她轻轻托出一只小羊羔,把母羊脱落的子宫慢慢送回腹腔内,这双手浸染上羊水和血液,开始在寒风中皴裂,慢慢地,长生天的怀抱里回来了一个顺其自然劳作的人;当这双手终于被牛奶和油脂润透,不再畏惧风霜雨雪的时候,萨丽娃姐姐的牧场已经远近闻名。她出售的羊,是实实在在吃过三次夏牧草、长了六个牙的肥腴的羊。萨丽娃姐姐有了自己的广告词——养最有品质的羊。

(14)人们看见她家的牧场上盖起了铝合金的接羔棚圈,看到她家蒙古包后面停放着现代化的打草机,看到她家草场的高坡上安装着一排排太阳能蓄电池。萨丽娃姐姐的故事像珍珠那般滚动在草原上,人们传说着她那有品质的羊卖出了好价钱。当家家户户都像萨丽娃姐姐那样牧养有品质的羊,萨丽娃姐姐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她终于把草原的春天从二月找了回来。

(15)春天依然晚晚地来,快快地走,却把希望和富足留在了呼伦贝尔草原上。萨丽娃姐姐唱的劝奶歌是老祖母在春天里传下来的,草原人那如云的羊群和飞驰的骏马是春天赐予的。萨丽娃姐姐懂得这一点,在这个古老而崭新的时代里成为聪明智慧的人。

(16)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在呼伦贝尔草原上。

(1)“萨丽娃姐姐的春天”有何深刻意蕴?请简要分析

解析:

(1)通读全文可知,标题“萨丽娃姐姐的春天”运用了双关的手法,意蕴丰富。从表面上看,“春天”是自然意义上的一个季节,是充满了希望的季节,标题“萨丽娃姐姐的春天”是指草原上的春天,它是小羊羔生长的季节,文章前半段用大量语言描绘了草原春天的特点和时间的短暂,在这短短的春天里,还必须要为羊羔接生,让它们能在温暖中成长;从文章后半段来看,写萨丽娃姐姐回到草原,用现代技术使羊羔能够一直生活在温暖中,使得自己的牧场远近闻名,她的事业迎来了春天;但她作为草原牧民中年青一代的一员,并不只满足于个人的事业,而是让“家家户户都像萨丽娃姐姐那样牧养有品质的羊”,让草原人民也迎来了春天,因此标题“萨丽娃姐姐的春天”也象征着草原新一代年轻牧民未来生活的春天。

答案:

(1)①春天既指一年的第一个季节,呼伦贝尔草原大自然的春天,直到了六月才葳蕤。②萨丽娃姐姐的牧场发展生机勃勃,她出售的羊是最有品质的羊。③以萨丽娃为代表的新一代牧民未来生活的春天,新时代给草原带来的新面貌、新气象、新希望,牧民走上致富之路。

【例2】

诗人让我从墙上飞进邮票里

颜小鹂

(1)我的童年记忆里,不愿舍弃的是收集的爱好了。

(2)数一数,小时候都喜欢收集一些什么呢?鸟儿的羽毛。我们家旁边有个公园,公园的角落里有个小型动物园,只有四五个像房间那么大的大笼子,有两个大笼子里关着大大小小的猴子。猴子笼子旁边是两个鸟笼子。我每天放学必去参观这里,因为可以在鸟笼边上捡到一些漂亮的羽毛。当我把它们装进小火柴盒里的时候,那种美妙是能让我从心底笑出来的。我还喜欢收集各种糖果纸,洗干净后平整地夹进书里。那些包裹着不同味道的漂亮的糖纸,有的还被我用来叠成透明的跳舞小人,每个小人都像童话里的公主,有白雪公主、睡美人、小天鹅等等,还不时拿出来讲故事给自己听。

(3)真正让我着迷的还是邮票。

(4)当时我们住的院子里有位戴眼镜的叔叔,平时无比严肃,跟小朋友说话很少有笑脸,我们都有点怕他。后来才知道他其实是一位著名的儿童诗诗人,名字叫张继楼,我们叫他继楼叔叔。

(5)继楼叔叔家住一楼,家门正对我们玩耍的院子。当我爬上墙,在不到一尺宽的墙檐上疯跑的时候;当我爬上树从这个枝丫跑到那个枝丫上的时候;当我在院子后面的沙堆上挖坑的时候……他的千里眼总是能及时发现,用他那尖锐的上海味重庆话,发出严厉的斥责声。我总是激灵一下,然后乖乖地停下来,并找一处地方躲一会儿。后来有一天,继楼叔叔在院子里叫住我,很平和地对我说:“小鹂啊,你吃完晚饭来我家吧,给你看好看的东西。”他到底要给我看什么好看的东西?

(6)那天草草吃完晚饭,就去到他家门口晃悠。我从傍晚等到天几乎黑尽了,终于看到他走出来,叫我进去他家。经过门厅进入书房,房子中间有一个方桌,方桌后面就是一排长长的书柜,都是带玻璃门的那种书柜。书柜里摆满了书,就跟我们家过去一样。张叔叔让我坐下,他去书柜里拿出几本厚书,还有几个像相册一样的本子,放在我面前,让我打开看看。

(7)好神秘啊,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呢?我先好奇地打开了那几个相册一样的本子,哇,里面都是花花绿绿的一张张的邮票,整齐又整洁地夹在透明的玻璃纸里。我正要拿手去摸的时候,继楼叔叔拿出一个小夹子,告诉我说:“用这个夹子夹起来看,我们的手上有汗,会让邮票泛黄的。”于是我小心翼翼地用夹子夹起邮票,正面反面反复地看,发现这些邮票上都没有盖邮戳,便好奇地问:“这些邮票都是新的吗?怎么不用呢?”他让我先看完,然后再告诉我。我记得很清楚的在那个不太明亮的灯光下,继楼叔叔与我头对头地一本又一本翻看着那些邮册,小小的画面里有好多有意思的东西:中国的杂技、中国儿童的游戏、中国的各种桥梁、漂亮的鸟儿、少数民族儿童……生动而漂亮,真是让人着迷。当我接着打开那些厚书夹着的邮票时,发现都盖了邮戳,这是为什么?继楼叔叔还是不回答我。等我翻看完所有的邮票册,他才问我:“喜欢这些邮票吗?”我迫不及待地说:“喜欢喜欢太喜欢了。”然后他才又打开那些本子,告诉我说:“邮票分特种票、纪念票和普通票,你刚才看到的鸟和桥梁,是特种票,你可以看到邮票左下角标有一个 T 字;你看纪念祖国成立十周年的邮票,左下角标有 J 字的,就是纪念邮票;还有一些2分、4分、8分钱的中国房子的邮票,那是普通票。没有盖邮戳的成套的是集邮最重要的门类,这个等你以后再慢慢去收集。那些盖了章你是可以收集的(我看那些盖了邮戳的邮票,一张张也干干净净的)。小鹂,今天让你来看这些邮票,你其实也可以收集起来,可以慢慢地存,看清楚每一张邮票画面里的内容,这些就像书一样,你会在里面发现大世界的。”

(8)那天晚上回到家,已经很晚了。但是我忍不住进到爸妈的房间,打开书桌的抽屉,找出信件,剪下每一张邮票。那晚忙到几点钟已经记不起来了,唯一记得的是所有的信封都开了窗。

(9)第二天,我拿着剪下来的所有邮票去找继楼叔叔。他很惊讶我一夜的劳动。他赶快拿出洗脸盆打上水。把我的邮票泡入水中。让我等一等,就能看到奇迹发生。当我的邮票与信封纸在水的浸泡下剥离开后,继楼叔叔又变魔法一样,拿出一张干净的玻璃板,让我把邮票一张张放上去晾干,不多一会儿,干净整洁的邮票就出来了。那种满足至今难忘。后来为了获得更多的邮票,我放学总喜欢去到文联的收发室,并成了勤快的义务送信员,把信送给人家的同时,总希望讨要到信封上那张邮票。

(10)后来,上树爬墙的时候少了,连院子里的大人们都说,在看了张继楼的邮票后,那个墙上飞的小鹂飞进邮票世界里去了。

(11)后来想想,也许继楼叔叔就是想用集邮的爱好让我远离爬墙上树的危险。

(12)这个爱好延续到今天,依然觉得很美好。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我的童年记忆里,不愿舍弃的是收集的爱好了”这一句话既总领了全文的内容,也是全文的线索,全文围绕这个线索来组织材料。

B.“真正让我着迷的还是邮票”这一句承上启下,干净利落,由上文对“我”喜欢收集羽毛和各种糖果纸的介绍,自然而然地转入到对收集邮票的介绍。

C.文章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我”童年时特别顽皮,经常做爬墙上树等十分危险的事,这影响了张继楼叔叔的日常生活,因此受到他严厉的斥责。

D.“好神秘啊,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呢?”这一问句,既写出了“我”对张继楼叔叔放在“我”面前的几本厚书和本子的好奇,又能激发读者读下去的欲望,

(2)文章是怎样刻画张继楼这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文章以“诗人让我从墙上飞进邮票里”为题有何妙处?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

解析:

(1)C.“这影响了张继楼叔叔的日常生活,因此受到他严厉的斥责”说法错误。文章中的“我”童年特别顽皮,经常“在不到一尺宽的墙檐上疯跑”“从这个枝丫跑到那个枝丫上”“在院子后面的沙堆上挖坑”,张继楼叔叔为了让“我”远离爬墙上树的危险,所以用了巧妙的办法--集邮,来吸引“我”的兴趣,帮“我”培养爱好。可见,张继楼叔叔耐心而友善,他随时关注着“我”的安危,所以“他的千里眼总是能及时发现”“我”的爬墙上树。他的斥责也是因为担心“我”的安全,想要阻止“我”爬墙上树。而“我”后来也明白“也许继楼叔叔就是想用集邮的爱好让我远离爬墙上树的危险”。因此,他发出严厉的斥责,并非因为“我”“影响了张继楼叔叔的日常生活”。故选C。

(2)从正面描写的角度看,文章使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等手法,对人物进行直接塑造。如“当时我们住的院子里有位戴眼镜的叔叔,平时无比严肃,跟小朋友说话很少有笑脸”,点出了张继楼严肃的性格,也表明了他是个文化人,和后文“后来才知道他其实是一位著名的儿童诗诗人”相呼应。“喜欢这些邮票吗?”“你其实也可以收集起来,可以慢慢地存,看清楚每一张邮票画面里的内容,这些就像书一样,你会在里面发现大世界的”等语言描写,表现了张继楼的循循善诱以及对儿童心理的了解和对“我”的关爱。“他赶快拿出洗脸盆打上水,把我的邮票泡水……又变魔法一样,拿出一张干净的玻璃板”等动作描写,写出了张继楼的认真、专业、做事一丝不苟,哪怕对待小孩,也绝不马虎敷衍的谨慎和尽责。

从侧面描写的角度看,“连院子里的大人们都说,在看了张继楼的邮票后,那个墙上飞的小鹂飞进邮票世界里去了”,这是用院子里的大人们的看法来表现张继楼对“我”的影响,“我”之前的爬墙上树和后来“放学总喜欢去到文联的收发室,并成了勤快的义务送信员”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张继楼了解儿童心理,善于启发、教育儿童,以及对儿童的关爱。

(3)从人物上看,“我”认为邮票“小小的画面里有好多有意思的东西”“生动而漂亮,真是让人着迷”“这个爱好延续到今天,依然觉得很美好”;张继楼也说“这些就像书一样,你会在里面发现大世界的”,说明集邮的爱好对“我”来说具有诗意。题目中的“诗人”既指张继楼是一位儿童诗诗人,也暗示了“我”认为集邮充满了美好的诗意;集邮的爱好由张继楼启发、引导而来,表达了“我”对这位诗人的崇敬、感激之情。

从内容上看,“有一天,继楼叔叔在院子里叫住我”“那天草草吃完晚饭,就去到他家门口晃悠”“那天晚上回到家,已经很晚了。但是我忍不住进到爸妈的房间,打开书桌的抽屉,找出信件,剪下每一张邮票”“第二天,我拿着剪下来的所有邮票去找继楼叔叔”,可见“我”在张继楼的启发和引导下,几乎马上就爱上了集邮。题目中的“飞”字既写出了“我”从只知道在墙上玩到着迷于收集邮票的时间的飞快。同时,“飞”字提示了文章内容,体现出了“我”对集邮的真心喜好,全心投入,由写“我”从在墙上玩耍自然转入写“我”着迷于收集邮票的内容。

从主题上看,“我”的童年时代,先是“爬上墙,在不到一尺宽的墙檐上疯跑”“爬上树从这个枝丫跑到那个枝丫上”“在院子后面的沙堆上挖坑”,后来是“放学总喜欢去到文联的收发室,并成了勤快的义务送信员”“上树爬墙的时候少了”,题目中的“从墙上飞进邮票里”揭示了“我”童年生活的全过程。后来“我”领会到“也许继楼叔叔就是想用集邮的爱好让我远离爬墙上树的危险”,不仅如此,“这个爱好延续到今天,依然觉得很美好”,表达了“我”对集邮这一美好的童年生活的怀念与赞美。

答案:

(1)C

(2)①外貌描写。点出了张继楼严肃的性格,表明了他是个文化人。②语言描写。表现了张继楼的循循善诱以及对“我”的关爱。③动作描写。写出了张继楼的认真、专业。④侧面描写。用院子里的大人们的看法来表现张继楼对“我”的影响,表现了张继楼对儿童的关爱。

(3)①题目中的“诗人”既是指张继楼,表达了“我”对这位诗人的崇敬、感激之情,也暗示了集邮的爱好对“我”来说充满诗意。②题目中的“飞”字既写出了“我”从只知道在墙上玩到着迷于收集邮票的时间的飞快,也提示了文章内容:由写“我”从在墙上玩自然转入写“我”着迷于收集邮票。③这一标题揭示了“我”童年生活的全过程,也表达了“我”对集邮这一美好的童年生活的怀念与赞美。

【例3】

七载云烟

汪曾祺

(1)我在云南住过七年,一九三九—一九四六年。准确地说,只能说在昆明住了七年。

(2)我们经常活动的地方是市内,我们到南屏大戏院去看电影;去逛书店,看一本书,一看两三个小时;逛裱画店,逛茶叶店……我们每天经过、随时往来的地方,还是大西门一带。街虽小,人却多,气味浓稠。我们在街上闲看。看卖木柴的,卖木炭的,卖粗瓷碗、砂锅的,并且常常为一点细节感动不已。

(3)但是我生活得最久,接受影响最深,使我成为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作家,——不是另一种作家的地方,是西南联大。

(4)日寇侵华,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被迫南迁,组成一个大学,在长沙暂住,名为“临时大学”。后迁云南,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这是一座战时的、临时性的大学,但却是一个产生天才,影响深远,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牛津、剑侨、哈佛、耶鲁平列而无愧色的,窳陋①而辉煌的,奇迹一样的,“空前绝后”的大学。喔,我的母校,我的西南联大!

(5)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很多处是借用昆明原有的房屋、学校、祠堂。西边定学生宿舍。土墙,草顶。土墙上开了几个方洞,方洞上竖了几根不去皮的树棍,便是窗户。挨着土墙排了一列双人木床,一边十张,一间宿舍可住四十人,桌椅是没有的。两个装肥皂的大箱摞起来。既是书桌,也是衣柜。有的同学在同一宿舍中一住四年不挪窝。有些同学成天在一起,乐数晨夕、堪称知己。也有老死不相往来,几乎等于不认识的。我和一位姓刘的历史系同学就是这样,我们俩同睡一张木床,他住上铺,我住下铺,却很少见面。他是个很守规矩,很用功的人,每天按时作息。我是个夜猫子,每天在系图书馆看一夜书,即天亮才回宿舍。等我回屋就寝时,他已经在校园树下苦读英文了。

(6)大路的东侧,是大图书馆。这是新校舍惟一的一座瓦顶的建筑。每天一早,就有人等在门外“抢图书馆”——抢位置,抢指定参考书。大图书馆藏书不少,但指定参考书总是不够用的。更东,是教室区。土墙,铁皮屋顶(涂了绿漆)。下起雨来,铁皮屋顶被雨点打得乒乒乓乓地响,让人想起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这些教室里面放的木椅,都是本色,不漆油漆。这种椅子的好处是不固定,可以从这个教室到那个教室任意搬来搬去。吴宓先生讲《红楼梦》,一看下面有女生还站着,就放下手杖,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于是一些男同学就也赶紧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宝姐姐,林妹妹都坐下了,吴先生才开始讲。

(7)联大师生服装各异,但似乎又有一种比较一致的风格。女生的衣着是比较整洁的,上课时军阀商人家的小姐也不会穿得花里胡哨。男同学绝大多数是蓝布衫,长裤。几年下来,衣服破旧,就想各种办法“弥补”,如贴一张橡皮膏之类。有人裤子破了洞,不会补,也无针线,就找一根麻筋,把破洞结了一个疙瘩,这样的疙瘩名士不止一人。教授的衣服也多残破了。闻一多先生有一个时期穿了一件一个亲戚送给他的灰色夹袍,式样早就过时,领子很高,袖子很窄。朱自清先生的大衣破得不能再穿,就买了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深蓝氆氇的一口钟(大概就是彝族察尔瓦)披在身上,远看有点像一个侠客。有一个女生从南院(女生宿舍)到新校舍去,天已经黑了,路上没有人,她听到后面有梯里突鲁的脚步声,以为是坏人追了上来,很紧张。回头一看,是化学教授曾昭伦。他穿了一双空前(露着脚趾)绝后鞋(后跟烂了,提不起来,只能半趿着),因此发出梯里突鲁的声音。联大师生破衣烂衫,却每天孜孜不倦地做学问,真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种精神,人天可感。

(8)大学生大都爱吃,食欲很旺,有两个钱都吃掉了。初到昆明,带来的盘缠尚未用尽,有些同学一到星期天就出去到处吃馆子。钱逐渐用完了,吃不了大馆子,就只能到米线店里吃米线、饵块。到连吃米线、饵块的钱也没有的时侯,便只有老老实实到新校舍吃大食堂的“伙食”。饭是“八宝饭”,通红的糙米,里面有砂子、木屑、老鼠屎。菜,常备的是盐水煮芸豆,还有一种叫“魔芋豆腐”,为紫灰色的,烂糊糊的淡而无味的奇怪东西。有一位姓郑的同学告诫同学:饭后不可张嘴——恐怕飞出只鸟来!

(9)……

(10)云南人对联大学生很好,我们对云南、对昆明也很有感情。比较明显的、普遍的影响是在教育方面。有些联大师生为云南做了一些有益的实事。联大学生在中学兼课的很多,这对昆明中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是有很大作用的。更重要的是使昆明学生接受了民主思想,呼吸到独立思考、学术自由的空气,使他们为学为人都比较开放,比较新鲜活泼。这是精神方面的东西,是抽象的,是一种气质,一种格调,难于确指,但是这种影响确实存在。如云如水,水流云在。

【注】①窳陋:粗劣简陋。

(1)本文第五、六自然段中西南联大的“窳陋”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2)本文标题为“七载云烟”,有人认为也能以“在西南联大的日子”为标题,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阐明理由。

(3)文章第三段写道“但是我生活得最久,接受影响最深,使我成为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作家,——不是另一种作家的地方,是西南联大”,请结合全文,概括并分析西南联大及师生们的哪些特点对“我”影响深远。

解析:

(1)“窳陋”即粗劣简陋,“窳陋”主要体现在宿舍简陋,“西边定学生宿舍。土墙,草顶。土墙上开了几个方洞,方洞上竖了几根不去皮的树棍、便是窗户。挨着土墙排了一列双人木床,一边十张,一间宿舍可住四十人,桌椅是没有的。两个装肥皂的大箱摞起来,既是书桌,也是衣柜”可见住宿条件简陋;“窳陋”还体现在书少、教室简陋,“每天一早,就有人等在门外‘抢图书馆’--抢位置,抢指定参考书。大图书馆藏书不少,但指定参考书总是不够用的”,“更东,是教室区。土墙,铁皮屋顶(涂了绿漆)。下起雨来,铁皮屋顶被雨点打得乒乒乓乓地响”“这些教室里面放的木椅,都是本色,不漆油漆”,可见教学条件简陋。

这样写的作用,因为处于中间位置,因此可以考虑承上启下,承上可结合“是一个产生天才,影响深远,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牛津、剑侨、哈佛、耶鲁平列而无愧色的,窳陋而辉煌的,奇迹一样的,‘空前绝后’的大学”理解,物质条件的简陋与这所大学的“辉煌”形成对比,表达作者对西南联大师生的赞美与崇敬;启下可结合“联大师生服装各异”“联大师生破衣烂衫,却每天孜孜不倦地做学问,真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种精神,人天可感”,可见这两段与下文写联大师生服装破旧一起,歌颂联大师生不在意物质的享受,而对学问孜孜以求的精神的赞美。

(2)如认为以“七载云烟”为题更好,首先可从题目本身的效果角度分析,这个标题含蓄而有韵味,“云烟”给人以回忆的朦胧美感,能勾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再从内容角度看,文章开头即说“我在云南住过七年,一九三九-一九四六年。准确地说,只能说在昆明住了七年”,“七年”与标题当中的“七载”相照应,文章主要写的是在昆明、在西南联大的这七年时光;文章结尾说“但是这种影响确实存在。如云如水,水流云在”,“如云如水,水流云在”照应了标题中的“云烟”。

如认为“在西南联大的日子”好,可从以下角度分析。题目涵盖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要描写在西南联大的日子,回忆住宿条件和教学条件的简陋;描写师生的服装,尤其是教授的风采;描写学生们的伙食等,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结构上,文中不断出现“但是我生活得最久,接受影响最深,使我成为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作家,--不是另一种作家的地方,是西南联大”“喔,我的母校,我的西南联大”等句子,“西南联大”这个词语不断出现,构成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

从主题上看,西南联大成就了“我”,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地方,“我生活得最久,接受影响最深,使我成为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作家,--不是另一种作家的地方,是西南联大”;西南联大也影响了昆明,“更重要的定使昆明学生接受了民主思想,呼吸到独立思考、学术自由的空气,使他们为学为人都比较开放,比较新鲜活泼”,甚至影响了世界,“是一座战时的、临时性的大学,但却是一个产生天才,影响深远,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牛津、剑侨、哈佛、耶鲁平列而无愧色的,窳陋而辉煌的,奇迹一样的,‘空前绝后’的大学”,因此用“在西南联大的日子”更好。

(3)文中写西南联大教授的言传身教对“我”的影响,“闻一多先生有一个时期穿了一件一个亲戚送给他的灰色夹袍,式样早就过时,领子很高,袖子很窄。朱自清先生的大衣破得不能再穿,就买了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深蓝氆氇的一口钟(大概就是彝族察尔瓦)拔在身上,远看有点像一个侠客”,他们对待物质困难的不在意教会“我”对待困难的态度;“吴宓先生讲《红楼梦》,一看下面有女生还站着,就放下手杖,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于是一些男同学就也赶紧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宝姐姐,林妹妹都坐下了、吴先生才开始讲”,西南联大教会了“我”什么是修养;

联大师生的求学精神影响了“我”,“我和一位姓刘的历史系同学就是这样,我们俩同睡一张木床,……等我回屋就寝时,他已经在校园树下苦读英文了”“每天一早,就有人等在门外‘抢图书馆’--抢位置,抢指定参考书”“联大师生破衣烂衫,却每天孜孜不倦地做学问,真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种精神,人天可感”;

联大的学术、民主、独立思考的氛围影响了“我”,“更重要的是使昆明学生接受了民主思想,呼吸到独立思考、学术自由的空气,使他们为学为人都比较开放,比较新鲜活泼。这是精神方面的东西,是抽象的,是一种气质,一种格调,难于确指,但是这种影响确实存在”。

答案:

(1)体现在住宿条件简陋和教学条件的简陋;作用:承接上文,物质条件的简陋与这所大学的“辉煌”形成对比,表达作者对西南联大师生的赞美与崇敬;开启下文,与下文写联大师生服装破旧一起,歌颂联大师生不在意物质的享受,而对学问孜孜以求的精神的赞美。

(2)以“七载云烟”为题更好。标题含蓄而有韵味,能勾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标题中的“七载”和“云烟”分别照应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文章的主要内容描写的就是在昆明的这七年的生活。

以“在西南联大的日子”更好。题目涵盖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要描写在西南联大的日子;“西南联大”这个词语不断出现,构成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西南联大影响了“我”,影响了昆明,甚至与世界一流大学齐名,影响了世界。

(3)西南联大教授的言传身教教会了“我”如何对待困难以及什么叫修养;联大师生穷且益坚的坚韧和对待学问的孜孜不倦的精神影响了“我”;联大的学术氛围、民主思想、独立精神影响了“我”。

【例4】

童年随之而去(节选)

木心

(1)回家啰!

(2)走出山门时,回望了一眼——睡狮庵,庵是小的啊,怎么有这样大的庵呢?这些人都不问问。

(3)家庭教师是前清中举的饱学鸿儒,我却是块乱点头的顽石,一味敷衍度日。背书,作对子,还混得过,私底下只想翻稗书。那时代,尤其是我家吧,“禁书”的范围之广,连唐诗宋词也不准上桌,说:“还早。”所以一本《历代名窑释》中的两句“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我就觉得清新有味道,琅琅上口。某日对着案头一只青瓷水盂,不觉漏了嘴,老夫子竟听见了,训道:“哪里来的歪诗,以后不可吟风弄月,丧志的呢!”一肚皮闷瞀的怨气,这个暗趸趸的书房就是下不完的雨,晴不了的天。我用中指蘸了水,在桌上写个“逃”,怎么个逃法呢,一点策略也没有。

(4)满船的人兴奋地等待解缆起篙,我忽然想着了睡狮庵中的一只碗!那饭碗却有来历——我不愿吃斋,老法师特意赠我一只名窑的小盂,青蓝得十分可爱,盛来的饭,似乎变得可口了。母亲说:“毕竟老法师道行高,摸得着孙行者的脾气。”

(5)我又诵起:“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母亲说:“对的是越窑,这叫盌①,这只色泽特别好,也只有大当家和尚才拿得出这样的宝贝,小心破了”。

(6)每次餐毕,我自去泉边洗净,藏好。临走的那晚,我用棉纸包了,放在枕边。不料清晨被催起后头昏昏地尽呆看众人忙碌,忘记将那碗放进箱笼里,索性忘了倒也是了,偏在这船要起篙的当儿,蓦地想起:“碗!”“什么?”母亲不知所云。“那饭碗,越窑盌。”“你放在哪里?”“枕头边!”母亲素知凡是我想着什么东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办法是那东西到了我手上。

(7)“回去可以买,同样的!”“买不到!不会一样的。”我似乎非常清楚那盌是有一无二的。

(8)“怎么办呢,再上去拿?”母亲的意思是:难道不开船,派人登山去庵中取——不可能,不必想那碗了。

(9)我走过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缆的树桩上,低头凝视河水。

(10)满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顾,继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无人上岸来劝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亲才能使我离开树桩。母亲没有说什么,轻声吩咐一个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袄三脚两步飞过跳板,上山了。

(11)船里的吱吱喳喳渐息,各自找乐子,下棋、戏牌、嗑瓜子,有的开了和尚所赐的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摇摇手。这河滩有的是好玩的东西,五色小石卵,黛绿的螺蛳,青灰而透明的小虾……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这么长的时间。

(12)鹧鸪在远处一声声叫。夜里下过雨。是那年轻的船夫的嗓音——来啰……来啰……可是不见人影。

(13)他走的是另一条小径,两手空空地奔近来,我感到不祥——碗没了!找不到,或是打破了。他憨笑着伸手入怀,从斜搭而系腰带的棉袄里,掏出那只盌,棉纸湿了破了,他脸上倒没有汗——我双手接过,谢了他。捧着,走过跳板……

(14)一阵摇晃,渐闻橹声欸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亲为什么不来。

(15)河面渐宽,山也平下来了,我想把碗洗一洗。

(16)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阳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来,可以泼得远些——一脱手,碗飞掉了!

(17)那碗在急旋中平平着水,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浮着,氽着,向船后渐远渐远……望着望不见的东西——醒不过来了。对母亲怎说……那船夫。母亲出舱来,端着一碟印糕艾饺。我告诉了她。

(18)“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

(19)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现在回想起来,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盌,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

(20)那时,那浮氽的盌,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选自《哥伦比亚的倒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有删改)

【注】①盌(wǎn),一种敞口而深的食器,也作“碗”。

(1)请简要分析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2)请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

(3)请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4)请结合全文分析最后一句的意蕴。

解析:

(1)文章第一、二自然段写大家告别睡狮庵回家去,第三自然段写“我”往日不耐苦学的情况,第四自然段又接着写满船人兴奋地等待解缆起篙回家时,“我”忽然想着了睡狮庵中的那只碗,然后写小伙计取回碗,但结果碗有丢进河里了。从叙事方式分析,前两段写要回家了的兴奋,第四段写船要开时发现碗忘记带了,这两段的时间是立足于现在,而第三段是写自己与家庭教师之间的小故事,很显然是过去发生的,将这样的内容放在中间,第三自然段属于插叙内容,内容上起到补充了“我”往日不耐苦学的情节,其中“某日对着案头一只青瓷水盂,不觉漏了嘴……我用中指蘸了水,在桌上写个‘逃’”,表现出“我”的顽皮天真和对诗词稗书的喜爱。结构上,第三自然段为下文执着于取越窑盌的情节做铺垫。

(2)“母亲素知凡是我想着什么东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办法是那东西到了我手上”“‘怎么办呢,再上去拿?’母亲的意思是:难道不开船,派人登山去庵中取”“母亲没有说什么,轻声吩咐一个船夫,那赤膊小伙子上一件棉袄三脚两步飞过跳板,上山了”分析可知,母亲深知“我”的脾性,她理解这只碗对“我”的重要,于是请小伙子回去取碗,这表明母亲是一个疼爱、体贴和理解孩子的人。

当“我”把碗有掉进河里的事情告诉母亲时,母亲说“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分析,母亲没有埋怨,更没有斥责孩子把小伙计辛苦取回的碗又弄丢了,而是安慰“我”说有人会捞到碗的,这既表明母亲温柔,善于教养孩子,有体现了母亲深谙世事,豁达、坦然面对得失的思想性格。

(3)“碧波像大匹软缎”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碧波”比作“大匹软缎”;“橹声欸乃”“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中,写“橹声”“水声”“断续语声”,后说“异样的宁适”,以动衬静或以声衬静的手法(反衬)等手法,描写景物,形象生动,动静相宜。“渐闻橹声欸乃”“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都是耳中所闻,从听觉写橹声、水声、语声,“迎面的风又暖又凉”从触觉写风给人的感觉是“又暖又凉”,“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中的描写“碧波”“山色苍翠”“倒影”都是眼中所见,运用视觉描写景物。这样,听觉、触觉、视觉相结合,景色有声有色,使人如身临其境。“我不愿进舱去”“母亲为什么不来”运用心理描写,独自靠前舷而坐”运用动作描写,衬出风景的迷人。表达“我”对盌失而复得的愉悦宁适。

(4)根据“我不愿吃斋,老法师特意赠我一只名窑的小盂,青蓝得十分可爱,盛来的饭,似乎变得可口了”“每次餐毕,我自去泉边洗净,藏好。临走的那晚,我用棉纸包了,放在枕边”可知,“盌”指越窑盌,是“我”的心爱之物,象征着人一生中遇到的珍贵的物或人,也象征着童年。“那浮氽的盌”象征着珍贵之物的逝去。

结合“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盌,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分析,“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意思是随之而去的是童年的天真和执着。

“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这种事以后多着呢”分析,“这种事”指的是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失去或者消失;“多着呢”三个字中包含了对待这些事物的态度,拥有的时候要珍惜,失去时要以平常心待之。联系后文“我”的感悟,母亲这“很轻很轻”的话却影响了“我”的一生。由此可知,童年随浮氽的盌离去,“我”受母亲的教诲长大了,开始懂得:美好的东西要珍惜,但未必要占有;即使失去,也要以平常心对待。

答案:

(1)这段文字是插叙,补充了“我”往日不耐苦学的情节,表现出“我”的顽皮天真和对诗词稗书的喜爱,并为下文执着于越窑盌的情节做铺垫。

(2)深谙世事,豁达、坦然面对得失,理解、疼爱孩子/善于教养孩子,温柔体贴。(答任意三点,只需概括,可不结合原文分析)

(3)①运用比喻(碧波像大匹软缎)、反衬(橹声、水声、语声反衬“异样的宁适”)等手法描写景物,形象生动,动静相宜。②从听觉(橹声、水声、语声)、触觉(风“又暖又凉”)、视觉(碧波、山色苍翠、倒影鲜活闪袅)描写景物,有声有色,使人如身临其境。③运用心理描写(“我不愿进舱去”)、动作描写(“独自靠前舷坐”)衬出风景的迷人,表达“我”对盌失而复得的愉悦宁适。

(4)①越窑盌是“我”的心爱之物,象征着人一生中遇到的珍贵的物或人,也象征着童年。②浮氽的盌,象征着珍贵之物的逝去,随之而去的是童年的天真和执着。③童年随浮氽的盌离去,“我”受母亲的教诲长大了,开始懂得:美好的东西要珍惜,但未必要占有;即使失去,也要以平常心对待。

【例5】

外婆的声音

于晓

(1)外婆已经很老了,脸上的皮软软地垂着,手背上布满褐色斑点。她常常穿着黑色衣服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像只黑色的蝙蝠,呼吸中带着腐朽的气息。母亲生病后,外婆在我家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她像母亲一样喂猪喂鸡,侍弄菜园,给我们炒棉油饭吃。外婆是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极致的人:她扎的草把不大不小,烧起来的火苗子蹭蹭直往上蹿;她种的菜绿肥红瘦,不夹一根闲花杂草;她将时间掐得刚刚好,把猪喂得不饿也不胀。但是,无论怎祥代替母亲做着一切,在我眼里,她都是属于黑暗的。我甚至不停地想象外婆完全融入黑暗的样子,那虚无而又质实的黑暗,会不会将她腐蚀得发丝不剩?

(2)外婆的家在湖南与湖北交界。那里高山崇岭,有像音乐一样好听的响水洞,有像画一样好看的青竹。外婆的家就在一座山脚下,三间小土房,土豆一样躲在树的阴影里,只留一面苍白的墙。房子周围是一片梯田似的山坡,山顶是一畦畦花生和番薯,坡上是黑压压的松树和枞树。树林里长着青藤和野艾,风一吹,藤蔓翻转,露出下面干净的黄土。外公像一片腐烂的落叶,就在这片黄土之中,与黑暗融在了一体。

(3)我没有见过外公。外婆说外公是在“破四旧”那年死去的:他被关进一间阴冷的木棚子里;然后,生病的他像散落的泥土倒在冰冷的地上,倒在一片黑暗之中。而此时的外婆,已带着舅舅、姨姨、母亲出去讨生活了。他们专捡荒野之路,以讨米、打松油为生,日子风雨飘摇。后来,外公的骨殖被人弄回家,种在了他曾经耕耘的黄土里,陪伴他的是不停流转的风向和一大片挺拔的青松。而外婆她们像几片风中的树叶,兜兜转转后也终于飘回了自己的家乡。

(4)那时候,林子里总有一堆腐烂的落叶,用棍子拨动时里面会爬出黑色的虫子和蚯蚓,有时还会蠕动着白色的蛆虫,看着让人头皮发麻。因此,我从未祭拜过外公。我害怕像落叶一样腐烂的外公,也害怕被黑暗包裹着的外公。这种害怕让我过早地体验到一种忧伤。我常常一个人跑到很远的荒坡上,看远方的山和田野静止在铅色中,看一些房子孤立在荒野里,看一些人亘古不变地在房子里进进出出…… 荒坡很长很阔,没有树,只有大片大片干枯的纠缠不清的草根。它们从坡上长到坡下,然后像水一样流进田沟里,汲取养分后,它们干枯的骨节中长出新的叶子,很快长成另一种气象。我喜欢这种不断捕获生机的植物。它们不受约束的生长姿态,是逃避僵化和死亡的最好方式。“植物有明显的自我防卫和自我保护意识,这是它们在长期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逐步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一天,我读到一篇关于植物的文章时幡然醒悟:原来我是属于这种植物的。我不仅害怕黑暗,更害怕强大的现实——村庄越来越遥远,我越来越孤独。我必须不停地寻找新的生命水源,不停地调整自己的生命姿态,才能活得更加生机盎然。

(5)我对家乡的感情非常复杂,我深爱着它,但在我眼里,唉,它和外婆一样,老态、僵化,充满教条。贫穷像年轮,年复一年地在这里流转。婆媳关系永远是水与火;男人耕种、抽烟喝酒骂女人,女人则柔顺地躲在男人强大的阴影里,做一只匍匐的蝶;儿女们长大后,必须遵从父母之命,嫁娶一户长辈心中的好人家。这是家乡的密码,它具有神性的权威,从祖祖辈辈手里一路传来,从来不曾改变过。秋天,风吹着村子,树枝咯吱咯吱地抽打着瓦楞,一些树叶掉在屋脊上,然后被风吹起,旋转一番后轻轻落进泥土里,一个季节便算终结了,继而便是漫长的冬天。我一直认为,家乡是属于冬天的,它肃杀、沉郁,充满了腐烂的气息。它似乎被季节忘记了,也被时代忘记了。它和外婆一样,已成为黑暗的一部分。

(6)外婆曾反复告诫我作为一个女孩子家应有的本分。这个本分里包含很多准则和教条。她说,女儿家走路要轻要稳,目光要看前面,吃饭要安静,少吃菜多吃饭,打哈欠时要用手遮住口部……外婆出身于中资人家,从小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她将这种教育毫无保留地赠予了母亲,几十年后,又试图改变他的外孙女。我此刻的言行举止,一半便来自外婆的言传身教。她那些闺秀似的行为准则,在漫长的时间里潜移默化地融进了我的骨血。但在当时,外婆的教育就像生锈的齿轮,聒噪难听,她宽大的黑色衣服像是死亡的影子,使我一度感到恐惧,试图逃离外婆,逃避家乡。外婆用苍老的生了锈的声音唠叨,她说,人在哪里出生,根就扎在哪里,就算你逃到天涯海角也总有一天要回来的。

(7)但我最终还是逃离了她,逃离了故乡,就像当年的她一样。只不过,外婆当年是沿着一条荒野之路,而我则是坐着漂亮的大巴,沿着一条宽敞的柏油马路,揣着无限的梦想。我以植物的属性,挣脱外婆的印象,挣脱贫瘠的母地,扑向广阔的原野。

(8)我离开的时候,外婆早已回到她自己的家。她更加老了,走路必须依靠拐杖,她不再侍弄菜园,也不再喂鸡喂鹅。她每天坐在树影里打瞌睡,时光压在她身上,将她压成一片缓缓下沉的树叶。而我似乎已经忘记了她,连同那座有音乐一样好听的响水洞和有画一样好看的青竹的山。

(9)不久,外婆在那间土屋里静静地离开了。外婆离开时,我正在城市的原野里开疆拓土,寻找根系。但我没有找到。城市的天空飞着忧伤的羽毛,我把我的根系弄丢了。后来我做了一个长长的梦,梦见外婆在无边的黑暗中朝我走来。她走的样子很奇怪,有时像一只蝙蝠,有时像一株植物。

(10)黑暗里,长满了外婆的声音。

(选自《散文》 2019 年第 8 期,有删改)。

(1)为什么外婆在我眼里总是属于黑暗的?

(2)联系全文,分析末段的丰富意蕴。

解析:

(1)首先理解“黑暗”的意思,本文的“黑暗”既指没有生机、落后、苦难,也指家乡。然后到文中找到能展现外婆没有生机、落后、苦难的内容以及外婆和家乡的联系。

第一段“外婆已经很老了,脸上的皮软软地垂着,手背上布满褐色斑点。她常常穿着黑色衣服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像只黑色的蝙蝠,呼吸中带着腐朽的气息”,这是说外婆的年龄和外形给“我”黑暗的感觉。

第三段“此时的外婆,已带着舅舅、姨姨、母亲出去讨生活了。他们专捡荒野之路,以讨米、打松油为生,日子风雨飘摇。后来,外公的骨殖被人弄回家……而外婆她们像几片风中的树叶,兜兜转转后也终于飘回了自己的家乡”,这是说外婆的生活艰辛,充满苦难,这给“我”黑暗的感觉。

第六段“外婆曾反复告诫我作为一个女孩子家应有的本分。这个本分里包含很多准则和教条”“她宽大的黑色衣服像是死亡的影子”,这是外婆的言行思想古板,没有生机,这给“我”黑暗的感觉。

第六段“外婆用苍老的生了锈的声音唠叨,她说,人在哪里出生,根就扎在哪里,就算你逃到天涯海角也总有一天要回来的”,第八段“外婆早已回到她自己的家”,第九段“不久,外婆在那间土屋里静静地离开了”,这是说外婆与家乡的密切联系,和家乡有着宿命的关系。

(2)“黑暗里,长满了外婆的声音”,“长满了外婆的声音”流露出对外婆的怀念,结合上文来看,外婆教导“我”,而“我”却不屑,极力要挣脱逃离,但逃离后发现“在城市的原野里开疆拓土,寻找根系。但我没有找到。城市的天空飞着忧伤的羽毛,我把我的根系弄丢了”,由此可知,失意的“我”还为过去的态度自责而反省。

结合上文“从小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她将这种教育毫无保留地赠予了母亲,几十年后,又试图改变他的外孙女。我此刻的言行举止,一半便来自外婆的言传身教。她那些闺秀似的行为准则,在漫长的时间里潜移默化地融进了我的骨血……人在哪里出生,根就扎在哪里,就算你逃到天涯海角也总有一天要回来的”可知,“外婆的声音”是指外婆对“我”的教诲、规劝,而“长满了”则表明外婆的言行教诲将会滋养“我”的人生。

结合上文外婆回到自己的家乡,而“我”则逃离家乡,但逃离后的“我”却没了根系,归于“黑暗”之中,“黑暗里,长满了外婆的声音”表明“我”和外婆的相通之处,“我”理解了外婆。

结合“我对家乡的感情非常复杂,我深爱着它,但在我眼里,唉,它和外婆一样,老态、僵化,充满教条”“家乡是属于冬天的,它肃杀、沉郁,充满了腐烂的气息。它似乎被季节忘记了,也被时代忘记了。它和外婆一样,已成为黑暗的一部分”可知,外婆和家乡是一体的,外婆是家乡的缩影,“长满了外婆的声音”既表现外婆对“我”的影响,也表现出家乡对“我”的影响。

答案:

(1)①外婆年纪大,外形老,常穿黑衣服,呼吸中带着腐朽的气息。②外婆思想古板,行事教条、僵化,没有生机。③外婆早年遭丧夫之痛,拖儿带女,四处漂泊,生活艰辛。④外婆注定走不出家乡(黑暗),和家乡有着宿命般的关系。

(2)①“我”不断寻求却归于“黑暗”,让“我”意识到“我”和外婆的相通之处,表现出“我”对外婆的理解。②深切表现“我”对外婆的怀念,也让失意的“我”为过去的态度后悔、自责并反省。③找不到“根系”的“我”想起外婆的教诲、规劝,相信外婆的言行将滋养“我”的人生。④外婆也是家乡的缩影,体现了家乡对“我”的影响深入血液,持久深远。

【例6】

血脉之河的上游

李登建

(1)河的上游在祖父那里,静默无声,我在下游远望背影。

(2)新中国成立前祖父是个卖油郎。那时祖父正当壮年,个头高大,肩膀宽阔,脚底生风,如果在好路上,挑着一百多斤油,他能让担子扇起来,一前一后两只笨重的油篓变成了宽大的翅膀,引得路旁干活的人朝这边看。作为一个挑夫,祖父是好样的,但作为卖油郎,祖父却有天生的短板:他太要脸面,认为当小商贩丢人。第一回串乡,他练叫卖,一路对着杏花河两岸的树丛练,对着青龙山的大青石练,很熟练了,可是到了人家村里,舌头却像一块石头搁在嘴里,怎么也喊不出声。这样悄无声息地在街头站着,又溜到巷尾,做贼似的。尤其怕小媳妇们来买他的油,他平时见了俊女人都脸红。

(3)后来,这个黑大汉就不腼腆了,他的声音很高,像一声牛哞,据说他在村这头喊,村那头都听得见。以我的经历,不好理解祖父怎么像换了一个人,这不是祖父的性格。只能这样想,都是给逼的,家里穷得叮当响,老婆孩子在家张着嘴等着,脸面值多少钱?

(4)祖父晚年时,我懂点事了,对他的生活习性有些注意,有一次,父亲从集上买回一小兜咸鸭蛋,我给祖父送去两个。祖父馋这一口。自从叔叔患精神病,家境每况愈下,碗里很少见荤腥。祖父把鸭蛋拿在手里,把玩一会儿,轻轻磕开,掏一个小孔,用筷子戳一下放在嘴里咂。这是他的吃法,这样吃,一个鸭蛋四五天还没吃完!

(5)祖父患“梦游症”,这是村人嚼得稀烂的一个谈资,人们背着我们家人谈论祖父梦游,好像在说一头驴被蒙住眼、在野外瞎撞,叽叽嘎嘎,又爆出哄然大笑。村人把笑话人,戏耍弱者当成一种娱乐。

(6)我由此可以想见祖父的“梦游”——鸡刚叫两遍,因为叔叔拖累如风雨中一只破船的这个家,愁得身为艄公的祖父一觉醒来无法入睡。忽然想起傍晚收工路上看到的那摊牛粪,不是忽然想起,是一个晚上都惦记着,披上衣服,背着粪筐出门,拱开夜幕的一角。路坑坑洼洼,祖父深一脚浅一脚,险些绊倒。住在湾边的王邪子看见一个黑影就喊了两声。祖父是迷迷糊糊没听见,还是老想着那冒着热气的牛粪,总之没搭腔。祖父找到牛粪,铲进筐,背回家,上床又睡了一觉才天明。第二天王邪子问祖父夜里做啥去了,祖父琢磨到哪里弄钱给叔叔治病的心思正集中在一个点上,被问得张口结舌,于是“新闻”便从王邪子这里向外扩散了……

(7)叔叔的病治好了复发,复发了又治。这可苦了祖父,他“牵”着叔叔到处寻医问药,心力交瘁加穷困潦倒。草棚子里的木头卖光了,家里再没有值钱的东西可倒腾。这时,祖父瞅准一个差事——割草。生产队饲养棚门口贴出“告示”,为牲口“征粮”,一般青草一斤二分钱,嫩芦芽可按三分一斤收购。为了割嫩芦芽,七十多岁的祖父跑十多里,出征芽庄湖。早晨披星戴月上路,中午在太阳底下(荒洼里连棵树都没有)啃冷干粮,水葫芦不能补充淌干热汗的身体,半下午时口干舌燥,实在渴极了就扑向湖面,狠狠地灌一肚子生水。傍晚,祖父满载而归,小山一样的草捆把他压扁,只剩两条蹒跚的腿。他尽量把头埋在草下,从人们怜悯的目光里走过(生产队里只有那些学生娃才去挣这份牛粮钱,大人去挣被人瞧不起)。短短的村街,对这个很要脸面的老人来说是这么漫长,他的每一步都是沉重的,屈辱的。好歹后来他也麻木了,两边门洞里传来的议论他已听不见。

(8)河的上游始终蒙着一层尘土样的黯淡,我在下游却清晰见到金斑点点。

(9)那一年,村里住进了工作组,那位工作组组长,人们都很崇拜他,都争相亲近他,路上见了他老远就嘘寒问暖。有一天,他在小胡同里遇到了我祖父,两双眼睛对视,他等着我祖父跟他说话,可我祖父竟没吭声;他很意外,再次把目光投过来,恰巧我祖父也抬头看他,然而我祖父仍然不语,倒是他憋不住,主动跟我祖父打了招呼——这件事被当作一个笑话在村里传了好久。

(10)我觉得这是祖父生命中很精彩的一笔!原先我很同情祖父,以为他自卑、软弱,以为他缩在自己孤寂、昏黑的世界里,逃避一切,现在我愿意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祖父,他多么了不起!内心多么强大才能让他沉默不语,让他像老牛反刍一样,一下一下消化掉闷在心里的屈辱和愁苦,而把自己铸成一块铁!我对祖父刮目相看了,我觉得我无法和祖父相比。“高考”使我很偶然地走出小村来到城市,成了一个体面的城里人,但是我身上脱不尽的泥土气味与城市的气味还不相融,尴尬、困厄、压抑、孤独,虽然还保留着祖父的一些秉性,然而更多的是,有一点压力就叫苦连天,受一点冤屈就哭诉不止,碰到一点磨难就唉声叹气;还有,我学会了点头哈腰,学会了讨好、奉迎、唱赞歌……

(11)河的上游没有欢快的哗哗波涛声,但我在下游分明看见波澜壮阔。

(12)大河上游的两面林木森森,下游水跑进了一条条斜出的沟渠,沟渠上也有些小花小草,但这里的风光可与上游媲美吗?

(摘编自《人民文学》 2018 年第 1 期,有删改)

(1)结合文本内容,简析祖父的形象。

(2)根据全文,探究结尾段的深层意蕴。

解析:

(1)从祖父对着大青石和树丛练叫卖,练得很熟练了,可到人家村里,依然叫不出声,可知祖父的腼腆;从四五天吃不完一个鸭蛋可知祖父的节俭;无论是拾牛粪,还是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都能感知祖父的责任感与坚忍;而祖父在遇到工作组组长时,不阿谀奉承,可见祖父有骨气,孤傲。

(2)解答本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比喻意蕴,二是象征意蕴,三是情感意蕴。“大河上游”象征祖父,上游的“林木森森”象征着祖父的优秀品质,“斜出的沟渠”是支流,像征着“我”,“小花小草”象征“我”继承祖父的一些品性,“我”与祖父虽血脉相连,却也存在差异;而“但这里的风光可与上游媲美吗”一句则暗喻在生活的波浪中,“我”这一代相比祖辈要逊色。

答案:

(1)①要脸面、腼腆。祖父挑担卖油时,即使把叫卖练得很熟练,到了人家村里,依然叫不出声。②节俭。一个鸭蛋,祖父吃了四五天还没吃完。③有担当,有责任感。为了贫穷的家庭突破不敢叫卖的困难;为了生病的叔叔捡牛粪,制草。④坚忍,忍辱负重。相父被村里人嘲笑梦游;愿意去做其他人不愿做的制草的工作,被议论也不在意。⑤孤傲,有骨气。遇到工作组组长,祖父不会表现出亲热和逢迎。

(2)①“大河上游”象征祖父。“斜出的沟渠”是上游的支流,象征继承了祖父部分秉性的“我”,表明祖父是“我”生命的“根”,“我”与祖父血脉相连。②“林木森森”象征祖父面对生活展现出的优秀品质。“小花小草”象征“我”继承的祖父的一些品性,通过对比表明祖父滋养了“我”。“我”却并未完全继承祖父的品质。“我们”血脉相连却又呈现不同的生命姿态。④整句话运用象征、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我”在寻找生命之河的“根”。表达对祖父的赞美与肯定同时也表现了“我”在面对生活时逐渐遗忘、脱离了生命之河的“根”,表达对自己的怅惘与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