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文学:探讨中国文学早期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

互联网 2023-07-17 16:45:04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什么是中国文学:探讨中国文学早期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发展史的一朵奇葩,而中国文学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史,它有自我的发展逻辑体系,并且已经演化了近千年,在没有接触西方文学观念之前,中国文学史一直保持着自我独特的理念,文学家和文学读者都拥有共同的社会价值观,文学承担着作者和读者所认可的社会价值责任,良好的运行发展。所以,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大多是符合中国读者的文化理念的,他们的文艺作品也一直被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们所消费,因此,这也就造成了中国文学传统相对于西方的现代文学理念来说,具有一定的隔膜,虽然这种隔膜不意味着绝对的对立,但是在某些关键的理念上,中国文学史和西方文学史所持有的理念并不相同。

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史受到西方文学史的影响,逐渐接受了西方文学史的发展逻辑体系,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渐渐被忽略,中国文学史变成了在西方文学史指导发展下的中国文学发展演变史,这显然是背离了中国文学史自我发展的逻辑体系的,因此,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中国历史上文学概念的早期形态——文学最初是什么?

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存在,并不是一个外来的强加概念,尤其是在现在汉语中,文学是中国古代固有的学科概念,这一概念生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孔子开办私学,设立“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论语》中有记载: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在《论语注疏》中,认为文学是“为善先王典文”。在这里,在春秋战国时期,所谓的“经典”“典文”,就是指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文字资料,而所谓的“为善先王典文”,也就是说后人要对这些先人的文字资料进行详细的考察和了解,体会其中的道理,学习其中所蕴含的处世法则。由此观之,文学学科所包含的内容是充满了开放性的特征的。

到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观念开始出现,文学这一词汇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诸子的典籍之中,这些典籍中所说到的文学更多指的是文学知识,是文人士大夫学习的人文经典。比如说《荀子 王制篇》就曾经说道:

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因此,从事文学创作的人也被称之为文学之士,《韩非子》中有说道:

“奚为淫道?为辩知者贵,游宦者任,文学私名显之谓也。”

当文学被用来指称人文经典时,并不仅仅限于学习六艺,而指一切有助于士大夫们进行圣贤之道的活动,文人士大夫们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来学习其中的道理,修养自己的品行。因而,文学所包含的内容,已经超过了六艺所包含的内容了。因此,文学不仅包括文人士、大夫们为了谋求所谓的天地之道为目标的人文活动,而且还包括了他们的言谈举止,文字著作,这些都可以算作是文学活动。而那些为了谋生学习的算术、技巧、军事兵法则不在文学所要包括的内容之中。

例如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说:

春秋以后,角战英雄,六经泥蟠,百家飙骇。方是时也,韩魏力政,燕赵任权;五蠹六虱,严于秦令;唯齐、楚两国,颇有文学。齐开庄衢之第,楚广兰台之宫,孟轲宾馆,荀卿宰邑,故稷下扇其清风,兰陵郁其茂俗,邹子以谈天飞誉,驺奭以雕龙驰响,屈平联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风云。

可见当时文学活动有着广义上的文化概念。春秋时期,文学有大量的内容是涉及到了《诗》《书》《礼》《春秋》,荀子曾经传子夏的学问,他是战国时期的大儒,因此也对《诗》《书》《礼》《春秋》有很深的研究。孟子和荀子他们都是经学家,屈原宋玉是当时的文学家,经学、诸子百家散文和辞赋,基本代表了战国文学之士所从事的文学艺术活动的主要内容,因而经学诸子著作,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应当也是属于文学研究的范畴之中。

中国文学另外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是文学历史和哲学是分不开的。但这种不分不是属于三者共存,而是历史学科、哲学学科都包含在文学学科之内,文学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学科,它蕴含了这三门学科中最为基础的思想和逻辑辩证方法。

但文学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从汉代到清代,文学学科一直在进行自我的演变和更新,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同时也是一个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概念范畴。因此,我们在分辨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的时候,要避免运用今天我们所知道的的文学概念去理解历史上所存在的文学形态。

当然,我们也要避免非中国的文学概念来结构中国的文学概念,因为这些概念之间虽依然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他们毕竟是后来的人以今天的、或者说某一时刻的眼光去观察文学发展的历史,他难免会产生一些误解,或者说认知上的偏差,这样就会产生一些非常危险的结论。比如,文学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进步淘汰以弱胜强的历史,文艺的理念是属于无病呻吟、与国无益的东西。文艺本身在发展的同时绘有各种不同的形态兴衰的交替,每一个文学问题的产生都和当时的社会经济有密切关联,而并非是人们主观臆测的进化路线。比如春秋战国散文的发展与当时百家争鸣的背景有关、汉代辞赋的发展则与汉代大一统历史有关。

虽然我们不能用历史上过去的文学概念、现代的文学概念以及其他非民族的文学概念去概括文学发展的历史,但是我们并不是要否认文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以及不同民族中所存在的共性,而要强调他们之间虽然有一些共同之处,却更应该全面的、辩证的、立体的去看待它。文学理论家雷韦勒克说过这样的话:

"我们还必须认识到艺术与非艺术,文学与非 学的语言用法之间的区别是流动性的,没有绝对的界限.……我们还必须承认有些文学,诸如杂文,传记等类过渡的形式和某些更多运用修辞手段的文字也是文学。"

同样,英国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也曾经对用是否虚构和想象来区分文学和非文学这一方法提出了质疑,他认为:

“例如,你可以在虚构的意义上把它解释为‘想象的’写作———写的不是真实的东西。但是,甚至稍微回想一下人们一般列入文学名下的东西,也会表明这样的解释不能成立。17 世纪的英国文学包括莎士比亚、韦伯斯特、马韦尔和密尔顿;但它也延伸到弗朗西斯·培根的论文,约翰·多恩的布道文章,班扬的宗教自传,以及托马斯·布朗爵士所写的一切。必要时甚至可以认为它包括霍布斯的《绝对权力》或克拉瑞顿的《反抗的历史》。法国 17 世纪文学不仅包括高乃依和拉辛,还包括拉罗什富科的箴言,博叙埃的悼词,布瓦洛关于诗的论文,塞维尼夫人致女儿的信,以及笛卡尔和帕斯卡的哲学。19 世纪英国文学一般包括兰姆(虽然不包括边沁),麦考莱(但不包括马克思)和密尔(但不包括达尔文和赫伯特·斯宾塞)。”

伊格尔顿的目的在于指出文学的概念并不是像我们今天思维被局限时所认为的那样,是充满想象力及虚构的写作,它有时候包罗各种各样的东西,指的是全部受到我们社会所关注的写作内容与写作形式。它不仅包括小说,诗歌、散文,也包括了哲学,历史论文和书信。虽然我们在头脑中有一套对文学的辩证发展的看法,但是在某一个社会阶层或某个写作问题的探讨上,我们仍可以将其视之为文学的创作,这其中就包括了民间的歌谣、民间故事、戏曲剧本等。

​因此,回顾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文学概念的演变,以及西方对文学史观念的考察和界定,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今天的外国文学概念并不包括过去曾经作为文学存在的某种文学形式,但是对我们今天文学的研究者以及想要建立一套新的文学逻辑体系发展的人而言,甚至对于普通的大众去理解和看待文学而言,文学的历史指的是历史上所存在的那些文学形式,而文学概念的形成,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是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同时我们应也应当注意到,我们今天所存在的一切,将来将来必然是要灭亡和衰落的,以往存在的内容也必然会重现在历史的发展之中,建立一套立体而又辩证的文学发展理念和学科概念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