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自考资料」

互联网 2023-07-17 17:59:23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自考本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自考资料」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文/马家骏

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外国文学史》,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金元浦等主编、36位中青年专家合作编写、并由四位老专家审定的。我教学使用的是2002年第4次印刷了65300册的修订本。但发现其中可以商榷的地方不少。属于思想观点、安排布局等方面的,见仁见智,我就不说了。这里只把明显的、事实不确切的,按页码顺序列出,用引号标出原书文字(楷体字),并在商榷字词上用粗体字标出。其后,再说说我的看法,供作者们再次修订时参考,也供自学者们获得正确的知识:

* * *

第9页:“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文学”

Enlightenment一词不好译为“启蒙主义”,它和前面的十五六世纪的人文主义、十七世纪的古典主义,和它后面的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不同。那些思潮的词尾是“-ism”,而启蒙一词的后缀不带“主义”。正确写法应该是“启蒙文学”。作为“运动”,它和文艺复兴“Renaissance”一样,可加为“启蒙运动”。

第23页:“古希腊戏剧”

这样标题是不确切的。那时不是有一种叫“戏剧”的艺术,它下面分为悲剧与喜剧两种。而是先有一种叫“山羊歌” ( Τραγεδι,我们译为“悲剧”)的艺术;一百年之后,又有一种叫“村社歌” ( Κομôιδīδ,我们译为“喜剧”)的艺术。这两种艺术互不渗透,界限分明。悲剧写上层的神仙、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写严肃的事。喜剧写现实生活中的下层人物,写轻佻滑稽的事。一直到了十八世纪,出现了“市民悲剧”,竟然把下层人,写进悲剧;同时,又出现“严肃的喜剧”。这种非悲非喜的剧,叫什么呢?于是用古希腊的“动作” (Δραμα,后衍为“剧情”)一词来称呼它。对这个字,我们翻译为“戏剧”。为了区别于悲剧与喜剧,又可称之为“正剧”。1961年杨周翰主编的《欧洲文学史》就正确写为“古希腊的悲剧与喜剧”。

第25页:“在《报仇神》中,通过俄瑞斯忒亚最后在长老法庭上的胜利……”

《俄瑞斯忒亚》是书名,不是人名。这部书也可译为《俄瑞斯忒斯三部曲》(Oresteia)它是埃斯库罗斯的三部曲悲剧的名字。悲剧包括《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其中人物有阿伽门农的儿子俄瑞斯忒斯(Orestes),这才是人名。古希腊人名多在收尾处为-us, -os, -es。

第37页:“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通常这样说,勉强凑合,但科学地说:那时没有这些现代国家,这些作品也不是用现代语言记录或写作的。正如,巴比伦用楔形文字写的《吉尔加美什》,我们不能说这是伊拉克文学。《罗兰之歌》是用罗曼语记录的,那时还没有现代的法国,法兰克是神圣日耳曼罗马帝国的一部分。西班牙作地名还可以,但《熙德》(后人为统一加了“之歌”二字)是用卡斯蒂亚语写的。德国是俾士麦统一后的叫法;当时是神圣日耳曼罗马帝国,《尼勃龙根之歌》不是用现代德语写的,那时是用日尔曼语变化的高地语写的。俄罗斯作为国家和民族形成于十六十七世纪;《伊戈尔远征记》(原名是《关于伊戈尔团队的话》)是基辅罗斯时代的作品,它是用教会斯拉夫语写成的,今天的俄罗斯人没有学过教会斯拉夫语是读不懂的。

第63页:“莎士比亚共创作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154首十四行诗”

其实莎士比亚一生写了3首长诗(《维娜斯和阿都尼》、《鲁克丽斯受辱记》、《挽歌》),5部诗篇(《情女怨》、《凤凰与斑鸠》、《爱情与礼赞》、《乐曲杂咏》、《我还是死去?还是逃避?》),154首商籁体诗,39个诗体剧本(包括二十世纪60年代后新判定的主要由莎翁写的《两个高贵的亲戚》、《爱德华三世》两个剧本)。

第69页:“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末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表现出当时人文主义所特有的民主意识”

哈姆莱特是12世纪的丹麦王子,只是莎士比亚把他写成16世纪人才有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人物。所谓“人文主义者”,是指研究人文学的学者如彼得拉克等等,或是人文主义思想家。人文主义,提倡明君贤相、开明进步,还达不到“民主”(人民作主)

第75页:“卡尔德隆用小说《人生如梦》……”

西班牙剧作家卡尔德隆,写的多是剧本,他的代表作《人生是梦》这部名剧,怎么就成了小说呢?

第101页:“晚年的歌德完成了……诗集《西方与东方合集》、自传《诗与真》、《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和《浮士德》第二部。上下两部《威廉·迈斯特》通过……”

这里叙述不清,《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和《威廉·迈斯特》是什么关系?应该先说有上下两部,并也标明还有《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再去叙述。不提第一本,也不说《漫游时代》是下一本。自然就会叙述不清。

第102页:《浮士德》“可归结:一个序幕、两个赌赛……”

众所周知:《浮士德》有 两个序幕:一个是学古印度诗人迦梨陀娑的《莎恭达罗》的“舞台上的序幕”,一个是学《圣经·旧约》中的《约伯记》,即后来的“天上的序幕”。归结为一个序幕,不符合作品实际。

第110页:“海涅早期代表作有《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后期则有《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众所周知:海涅的诗歌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指他在七月革命之前,在故国,还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时期。中期指他在七月革命和二月革命之间,即1930年秋海涅去了法国,一直到1848年之间。晚期指他二月革命后病卧,到他去世之间。《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和《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同写于1844年,怎么就成了都不是创作最辉煌的中期的作品了呢?

第117页:十二月党人“主张推翻沙皇统治,彻底解放农奴,建立共和国”

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十二月党人不是铁板一块:其中有雷列耶夫为首的激进派,也有以穆拉维约夫为首的温和派。温和派,不主张建立共和国,而主张学英国,保留沙皇,建立立宪民主制国家,也不是彻底解放农奴,农奴可以赎身,但土地还在地主手中。这些请看《苏联大百科全书》第2版第13卷的“Декабрсты”条。

第121页:惠特曼的“《草叶集》……到诗人去世那年,其间出了12版……最后一版共收入300多首”

这里版次与印数都错了。实际是:1855年第一版收入12首,以后每次再版,都加入新作。1892年第九版( 临终版)增至401首。现在的版本又增加了生前未入集的32首,共433首。这点请参看译者的话。

第135页:普希金是“‘俄国第一个偷到繆斯女神金腰带’的人(别林斯基)。著名作品有《致凯恩》……”

众所周知:缪斯是九个女神的总称,这九个女神各有各的名字,各有各的职责,各有各的法宝或专用道具。她们中没有谁拿金腰带的。《致凯恩》是普希金的有代表性的爱情诗。别林斯基在他1844年写的《亚力山大·普希金的作品》一书的第五篇中讲到诗人的爱情诗写得好时说:“普希金是第一个偷到维纳斯腰带的俄国诗人。”(见1949年俄文版《别林斯基选集》第575页)。维纳斯就是希腊神话中的爱情之神阿佛罗底特,她的法宝是腰带,爱情离不开腰带。“金腰带”是拳击冠军的奖品,与爱情无关。

第138页:奥涅金 “具有人道主义与民主主义”

奥涅金是“多余的人”的鼻祖,他的根本特点是既不站在政府一边,又不站在人民一边。他的生活与教养使他不满现状,不与反动势力同流合污,与出身的贵族阶级产生了裂痕,但并没有决裂。他最后一事无成,根本在于他脱离人民。虽然奥涅金向往自由,但自己并不明确自己追求的究竟是什么。这种人哪来的“民主主义”呢。民主主义是俄国革命第二阶段的思想,所以列宁把平民知识分子革命时期,也才叫做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149页: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的人”有“40年代屠格涅夫的《罗亭》中的罗亭”

《罗亭》写于1856年,不是19世纪40年代。

第150页:别林斯基的论著有“《艺术的概念》、《论普希金》”

《论普希金》应为《亚力山大·普希金的作品》。

第151页:小说《怎么办》“的中心人物是拉赫美托夫”

拉赫美托夫是小说《怎么办》中一个重要人物,但并不是中心人物。所谓中心人物,一般是贯穿始终、与小说的众多人物发生关系的人物。如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他是小说的中心,他与书中的众多人物发生关系。如果说薇拉·巴甫洛芙娜是小说《怎么办》的中心人物,也还可以。尤其小说所表达的作者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表现俄罗斯文学中新型人物形象即“新的”的形象,更是可以的。而拉赫美托夫,只在小说的某一段中出现,他的活动与小说女主人公也不发生多少关系。不能说是“中心人物”。

第155页:斯丹达尔的《拉辛与莎士比亚》“被认为是批判现实主文学的第一部理论著作”

这种推断性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一般,先有实践,后根据实践才概括出相应的理论。譬如:先有俄国1905大革命,后有列宁主义;先有现代中国革命实践,后有毛泽东思想;先有荷马史诗、希腊悲剧等,后有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先有高乃依、拉辛、莫里哀的创作,后有布瓦洛的《诗的艺术》;先有施雷格尔、夏多勃里昂的作品,后有斯达尔夫人和雨果的浪漫主义理论。为什么1830年以后才有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戏剧,却在1823年就出来了著作了呢?读一下司汤达的这部著作,就知道:此书讲了两个问题:一、戏剧的效果不同于诗史的效果;二、文学应该与时俱进。即他把文学的当代性叫做浪漫主义。如他说拉辛是浪漫主义者 ,莎士比亚也是浪漫主义者,各有各的当代性,即文学应该与时俱进。关于这本书中所说的浪漫主义不是现实主义,译者李健吾以及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早有解说。我上面不过是重复了前人的观点而已。至于批判现实主义,它的核心问题的典型问题,如恩格斯说的:现实主义在于除了细节的真实之外,重要的是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典型是现实主义区别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的最基本特征。《拉辛与莎士比亚》不谈典型,所以不能被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理论。(详细论述请参看拙著《美学史的新阶段》一书)。

第184页:狄更斯小说《艰难时世》中的“葛雷硬”(出现三次)

对Greygreen这个人物,复旦大学外文系的全增嘏教授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译本中翻译为“葛雷梗”。1979年杨周翰等主编的《欧洲文学史》下册,也是作葛雷梗。但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外国文学简编》因校对不细,误为葛雷硬。此后不少教材以讹传讹,都作葛雷硬。然而1994年出的《外国文学简编》的修订本,已经改正为葛雷梗了。但是2002年出版的这本教材,依然一再三次错成“葛雷硬”。这是不应该的。

第189页:果戈里“他出版了《彼得堡故事集》”

这个说法不正确,果戈里自己没有出版过这样一本书。事实是,1835年,果戈里出版了《小品集》,内中包括两篇论文和《涅瓦大街》、《狂人日记》、《肖象》三篇小说。以后,他又写了《鼻子》(1836)、《外套》(1842),这五篇写首都生活的,后人统称之为“彼得堡小说”。现代人把这五篇连同并不写彼得堡的《罗马》、《马车》一共7篇出成集子,叫《彼得堡故事集》。作家自己不可能把写罗马的也叫彼得堡故事。

第205页:“现实主义是对浪漫主义的否定”

现实主义是重客观性的艺术,浪漫主义是主观性的艺术,作为创作方法,二着是不同的。但是在文学史上,二者并不完全对立。欧洲现实主义是从浪漫主义发展来的。开始时,现实主义作家常常在浪漫主义的旗帜下创作。可以说:现实主义是从浪漫主义悄悄演化过来的,以致有的作家究竟属于浪漫主义还是属于现实主义,都有争论。高尔基说:大作家常常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着的。现实主义的写人物心理、感情,写自然风景,都吸收浪漫主义的成就。二者应该是有继承,也有后者对前者的超越和扬弃的辩证关系,不是简单的否定。这点可以参看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册《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一章。

第214页:“谢德林的《哥略夫一家》”

萨尔蒂柯夫-谢德林的这部小说《Господа

Головлевы》 汉语应译为《哥罗夫里奥夫家族》(“里奥”也可缩为“略”,作《哥洛夫略夫一家》)。但这本教材上的《哥略夫一家》,不知说的是什么一本书。

第258页:“德国的曼兄弟、迪伦马特、霍普特曼”

迪伦马特(Friedrich Durrenmatt 1921-1990)不是德国的作家,他是瑞士的剧作家与小说家,出生于瑞士伯尔尼州的科诺尔丰根,曾在苏黎世求学与工作。他的《老妇还乡》(一译《贵妇还乡》,在中国上演过)、《物理学家》是著名的作品。不可以把讲德语的一些瑞士人当成德国人。正如不能把讲汉语的新加坡人叫做中国人。

第267页:高尔基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散文诗《海燕》……”

《海燕之歌》的语言是有律、格、节奏的语言。因此,应该说《海燕之歌》是严整的格律诗而非散文诗。“我怎么看不出《海燕之歌》是格律诗来呢?《海燕之歌》的语言明明白白是散文的嘛。”——也许有人这样讲。我说:如果英国人根据英译散文说李白、杜甫写的不是古风、绝句、律诗,而是散文诗,你能赞同他的说法吗?判定一部或一篇外国诗是什么体裁,不能望文(译文语言)生义(武断下定义)。如王维克译的但丁的《神曲》、朱生豪译的莎士比亚的诗剧,是用散文语言翻译成汉语的。我们判定《神曲》是诗、莎士比亚写的是诗剧,必须根据诗人当时写作所用的语言文体来作如实的判断,而不根据译文来下结论。高尔基用俄语诗歌语言写了《海燕之歌》,这首精美的诗歌是用四音步的扬抑格素体诗写成的。从语言上说,《海燕之歌》16节诗一共64个诗句,使用俄语词266个,一共512个音节。每个诗句有8个音节,分成4个音步。这8个音节,4重4轻,重轻相间。每一个音步两个音节,第一个音节为重音,第二个为轻音。除了无韵脚、诗句未分行,它是非常严整的格律诗。如第一节的五个诗句,分行排列,原文如下:

Над се|дой рав|ниной|моря

ветер|тучи|соби|рает.

Mежду|туча|ми и|морем

гордо|реет|Буре|вестник,

чёрной|молни|и по|добный.

(直线间为音步,首节为重音,第二音节为轻音,非词法重音而在首一音节者也当重读)仿此,我把五行诗译成汉语(一个汉字时应一个俄语音节)如下:

在那|苍茫|海面|上空,

风儿|正把|乌云|聚敛。

在乌|云与|大海|之间,

高傲|飞掠|着那|海燕,

好象|深黑|色的|闪电。

(每个音步中的第一个汉字重读,第二个轻读,就符合了俄语的扬抑格节奏)。《海燕之歌》全部64个诗句都象这5个诗句一样,都是这样整整齐齐的、按四音频扬抑格排列着。上面举出的第一节的5句,共17个俄语词,其中双音节的词有9个(超过一半)。这9个词,原来重音就在第一个音节的就有8个。这就与扬抑格的诗歌格律完全吻合了。全部《海燕之歌》的266个俄语词中,双音节的词超过了一半多,而双音节词中重音在第一个音节的,又占了一多半。这种原调与诗律的吻合,使得诗的语调铿锵有声。

第270页:高尔基“的家乡诺夫戈罗德”

诺夫戈罗德在圣彼得堡南方,古代曾经是很发达的城市。有《萨特阔》这样的“贝林内”(勇士歌)流传于世,丰富着古罗斯文学。而高尔基的故乡在莫斯科东面。它叫尼日尼·诺夫戈罗德,意译“下新城”地图上常译为“下诺夫戈罗德”。旧地图叫“高尔基市”。这是两不同的地方,相差很远。应弄清楚地理。

第273页:肖洛霍夫“卫国战争中,发表了短篇小说《他们为祖国而战》”

任何一部中国与外国的百科全书、文学史或是肖洛霍夫评传,都说《他们为祖国而战》是长篇小说,唯独这部教材说它是短篇小说。这不是笔误,因为2000年出版的它的上一版书第258页,也说这是“短篇小说”,修订后的这个2002年版本,还是这样说,可见,在作者的心目中认定了它是短篇。我引一句尼·马斯林在苏联科学院1971年出版的《苏维埃俄罗斯文学史》“肖洛霍夫”一章中的话:“长篇小说《他们为祖国而战》还没有写完,但发表出来的那些章节(《米·肖洛霍夫全集》第8卷)已经向我们表明……”由此可见对与错了。

第335页:“魔幻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

应该确切地说:魔幻现实主义一词,最早见于德国文艺评论家弗朗茨·罗在1925年写的研究表现主义绘画的书《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派与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1925年不属30年代。

第356页:乌苏拉是贯穿全书[百年孤独]的主人公

《百年孤独》的主人公,前半部是奥雷良诺上校,后半部是奥雷良诺第二。乌苏娜不是主人公,她的故事不多,但她活了120多岁,是贯穿全书的家庭主妇。

第371页:第二节《旧约》

希伯莱文学由《圣经》、《次经》、《伪经》和《死海古卷》组成。希伯莱《圣经》(BIBLIA)是亚洲文学,用古希伯莱语写成。后来基督教接受她并用古希腊语创造了自己的经书,于是把这部欧洲文学作品称为《新约》而把接受的亚洲文学叫做《旧约》。编写《亚非文学》,应该称之为希伯莱《圣经》,不能从欧洲中心论和基督教的角度叫它《旧约》。这种叫法,犹太民族是会有意见的。

第379页:[旧约]的艺术“简洁生动”如“《新约·路加福音》第15章写……”《旧约》影响深远“如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在亚非文学中讲“旧约”,怎么举出《路加福音》例子呢。弥尔顿的确受过“旧约”影响。但是《复乐园》却不是取材希伯莱文学,而是取材于希腊文学《新约·路加福音》,它写耶稣不怕撒旦的利诱、威胁,经受考验后,去布道、传教的故事。与希伯莱文学无关。

2006年6月于陕西师范大学

(注:本文作者已经授权本头条)

(马家骏 河北清苑人,1929年10月5日生,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外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原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原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原理事、陕西省高等学校戏曲研究会原会长、陕西诗词学会原顾问、陕西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原常务理事、陕西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个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教师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独著有《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美学史的新阶段》、《诗歌探艺》、《世界文学探究》等12种;与女儿马晓翙二人合著《世界文学真髓》、《西洋戏剧史》等4种;主编有《世界文学史》(3卷)、《高尔基创作研究》等9种;编辑有《欧美现代派文学30讲》等4种;参编合著有《马列文论百题》、《文化学研究方法》、《东方文学50讲》、《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等40多种。

名列《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华诗人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剑桥《国际传记辞典》(英文第27版)、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国外俄罗斯学专家名录》(俄文版)、《陕西百年文艺经典》等4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