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圣王羲之典故「王羲之传世真迹」

互联网 2023-07-17 17:59:30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书圣王羲之典故「王羲之传世真迹」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著名书法家。《晋书》中有其专传,其事迹在《世说新语》等著作中也有记述。出身望族的王羲之,有才华,有理想,因为性格洒脱,成就了“东床快婿”的佳话;他为官三十余年,历任秘书郎,宁远将军,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等职,他勤政爱民,提出了不少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建议,可惜未被当政者采纳,忧愤之余,他毅然辞官归隐。王羲之最为人们所称道的,还是在书法方面的造诣。他广采众长,心摹手追,自成一家,兼善隶、草、楷、行各体,影响深远,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本人则被后世尊为“书圣”。

浙江绍兴嵊州市金庭镇金庭观,王羲之晚年隐居处

从一片“牛心炙”谈起

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他的父亲王旷,曾做过淮南太守。读者可能对王旷不太熟悉,但说起王羲之的两位伯伯,大家一定有所耳闻,他们就是王导和王敦。特别是王导,官至太傅,拜丞相。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王指的就是以王导为首的王氏家族,马是东晋皇室司马家族,可见当时琅琊王氏的势力是很大的。

据史书记载,王羲之幼年并没有显露出不寻常的才智,甚至有些“涩讷”,比较害羞,说话也不太流畅。而十三岁时的一次经历,让王羲之有了彻底的改变。一次,王羲之和家人去拜谒当时的名士周顗。周老先生官拜礼部尚书,德高望重,受到很多的人尊敬,他识才、爱才,竭尽全力推举人才。由于他在朝廷有“一言九鼎”的作用,所以经他褒奖、推荐得到重用的人有很多。这一天,正赶上周顗宴请宾客,他见到王羲之,“察而异之”,觉得这个小孩子不一般。经过交谈,更感到这位少年才学超群,将来必成大器。大概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或者缘于某种习俗,“牛心炙”即烤牛心在当时是名贵的菜肴,用“牛心炙”来待客,具有礼仪性质,说明客人的尊贵。而且按照习惯,主人先请谁品尝这道菜,谁就是宴席上最高贵的客人。周顗在众多客人都没有动筷子之前,先割了一片烤牛心给王羲之,这一举动震惊了满堂宾客,大家顿时对面前这位“默默无闻”的孩子刮目相看。

王羲之受到如此礼遇,名声广播,从此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举止谈吐都变得从容大方起来,和幼时判若两人。王羲之的改变,既说明自信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也使我们认识到他人的鼓励和期许对一个人成长的作用。其实,王羲之与当时出身望族的纨绔子弟不同,他有理想,也有才华,少年时便得到了家族人的肯定。当时主簿阮裕有名望,是一位博学多才、仗义豪爽、“兼有诸人之美”的青年。王敦曾对王羲之说:“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可见对王羲之的器重。

“坦腹东床”造就的婚姻佳话

“东床快婿”“东床娇婿”是对“女婿”的美称。若追究这个词的来历,就得说到王羲之的一段婚姻佳话了。

当时,官至太尉、为人正直的郗鉴年逾半百,但家中还有一个女儿尚未出嫁,此女名叫郗璿。父亲郗鉴想物色一个合适的女婿,以解决女儿的婚事。东晋时期,婚姻往往讲究门第,王氏家族门第显赫,而且人才济济,丞相王导的子侄有十余人。郗鉴考虑,如果能从中选取一位作为女婿,岂不美哉。于是,郗鉴派使者给王导带信,想在王氏子弟中找个女婿。王导对郗鉴的侍从说:“你到东厢房去随意挑选吧。”侍从回去以后,向郗鉴报告说:“王家的儿郎们都不错,听说要来挑选女婿,个个都很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面的床上露着肚皮躺着,好像若无其事的样子。”郗鉴听后,说:“就是这个人了。”询问之下,才知道此人就是王羲之。于是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郗鉴看重的应该是王羲之的自然洒脱。

郗璿是一位很有教养的贤淑女子,自幼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她的书法卓然独秀,被称为“女中笔仙”。婚后,郗璿作为贤妻良母,为王羲之抚养子女,与王羲之探讨书法艺术,王羲之能够成为著名书法家,郗璿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二人的这段婚姻佳话也传颂至今。

金庭观大门

勤政爱民的“王右军”

王羲之步入仕途,最初的官职是秘书郎,主要负责整理和校阅皇家的图书。后来,他应西征将军庾亮之请,赴武昌任参军、长史,咸康二年(336)任临川太守。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亮临薨,上疏称羲之清贵有鉴裁。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永和四年(348),殷浩总揽朝政,委任王羲之为护军将军。护军将军的权力很大,不但管理一支保卫皇帝和京师的军队,而且其下还有属官,若受命出征,还可以设参军。王羲之在这个职位上恪尽职守,关心士卒的疾苦。他曾发表题为《临护军教》的一道命令,大意是:现在的军营里要公役均平,我委派忠于职守、谨慎公正的人到各营,你们对自己遇到的困难,可以畅所欲言,军营中如有老弱多病、不能温饱或无法养家者,都要区分不同的情况予以安置。但是,护军之职往往疲于奔命,有时要去江州,有时又要到苏浙。也许是这种原因,王羲之请求调职,但朝廷没有答应,直到他出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这是王羲之所任的最后一个官职,所以他又有着“王右军”之称。

然而,当时官场上的明争暗斗为王羲之所厌恶,他又绝不会向朝中的达官贵人谄媚求荣,不得志使他下决心辞官退隐。永和十一年(355)三月,王羲之称病弃官,他在自己的住所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直至病逝。王羲之去世后葬于浙江剡县(今浙江绍兴嵊州市)金庭瀑布山南麓。如今该地还留有“晋王右军墓道”石牌坊及“晋王右军墓”碑亭。

在一般人眼中,王羲之是书法家、艺术家,殊不知他在做官的三十余年中,对治国从政也有着自己的见解,提出过不少改革弊政的措施,是一位热爱百姓的官员。针对朝廷存在的弊端,王羲之从宏观到微观、从大政方针到具体实施策略发表了一系列见解。不仅如此,他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为百姓办了许多实事,也为稳定时局做出了一定贡献。他在《杂帖》中曾说:“政自当豁其胸怀,然得公平正直耳。未能忘己,便自不得行。”一位胸怀宽大、一身正气、具有忘我精神的古代官员形象,跃然纸上。

王羲之曾对朋友说,有的官员不肯多为百姓做事,常常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任期一到就拍拍屁股一走了之,这叫什么父母官?就在他任会稽内史期间,有一年发生了灾荒,老百姓只能以草根、树皮充饥,不少人贫病交加,在死亡线上挣扎。面对这一严重灾难,王羲之心急如焚。这时,有人提出由官府拿出一点钱和粮来救济灾民,但这显然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还有人提出从外地运粮到会稽来,但远水救不了近火,难以解决燃眉之急。王羲之巡视了郡境之地,断然决定打开几座大粮仓来赈济灾民。有属官急忙阻止说:仓库的粮食是百姓交给朝廷的赋税,用不得。擅自开仓放粮,是大罪。王羲之反问道:粮食是百姓缴纳的,如果百姓逃荒的逃荒,饿死的饿死,以后又有谁来交粮纳税呢?救百姓要紧,至于后果就顾不得那么多了。庆幸的是,事后朝廷并没有对王羲之兴师问罪,其原因大致有二。其一,王羲之在危急关头开仓赈济,救活了很多人,对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在执行这一举措时,官员没有营私舞弊的行为。其二,王羲之关心百姓,在会稽很得民心,威望很高。

而对于贪官,王羲之的态度是严加惩办。一次,他视察地方时,发现仓督监耗盗官米,动以万计。所谓“耗”,就是消耗,即因管理不善,被虫、鸟、鼠偷吃以及发霉变质等损耗,这在古代是有规定的,如果超出了范围就是仓督监的失职,而仓督监自己盗窃官米,就属于违法乱纪了。盗窃官米,会导致国库空乏,这是一件关系到国家经济、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王羲之主张对这些奸吏给予重判,“诛翦一人”而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此外,王羲之还注意到漕运于国于民均有大的益处,如遇灾年,就能以粟就人,而不是以人就粟了。百姓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抗灾自救,以免跋涉之苦,这对保护劳动力、发展生产无疑是有利的。有鉴于此,王羲之毅然向朝廷建言复开漕运,并提出了实施办法。他希望朝廷将开漕运的事尽快决定下来,并委派专人实施,年终以此来考核政绩,如不能完成任务,且政绩很差,可以治罪,或降职。

对于“愦愦之政”,王羲之也是极力反对的。什么是“愦愦之政”?这就要说到王羲之的伯伯王导了。王导辅政期间,豪强横行,贪赃枉法,百姓苦不堪言。而王导对此却采取容忍宽恕的态度,有时仅惩办一些下级官员来敷衍了事。人们对此非常愤慨,称王导的治国方略为“愦愦之政”。“愦愦”是贬义词,糊涂、昏乱的意思,也就是说王导施行的是昏乱之政。王导之所以这样做,和当时的社会背景不无关系,但其造成的后果却是恶劣的,以致有人曾想起兵讨伐王导。王羲之虽然是王导的侄子,但对王导辅政下的时局极为不满,他极力主张惩办贪官污吏和不称职的官员,以此振奋朝纲。应该说,王羲之的建议和主张都是有利于国计民生,也是符合实际的,然而却未被当政者所采纳,他的内心自然非常忧愤,这也是他决定辞官的一个重要原因。

俯瞰金庭观

一代“书圣”

王羲之最为人们所称道的,还是在书法方面的造诣。王羲之自幼爱好书法,他的父亲王旷也是位书法家,善行书、隶书。受到良好书学熏陶的王羲之,据说在七岁时就能写一手好字,十二岁时从父亲那里找来东汉书法家蔡邕的《笔论》来读。

少年王羲之曾向卫夫人学习书法。卫夫人名铄,是汝阴太守李矩的妻子。她师承钟繇,深得其法,擅长隶书、楷书,唐人称她的书法为“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玉登台,仙娥弄影”。卫夫人向王羲之传授了钟繇之法以及自己酝酿多年的书风与法门。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沈尹默曾说:“羲之从卫夫人学书,自然受到她的熏染,一遵钟法,姿媚之习尚,亦由之而成。”后来,王羲之从卫夫人的书学方法中跳脱出来。传为王羲之撰写的《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做了这样的记述:“羲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羲之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王羲之不断开拓视野、广闻博取、探源明理的学书经历和用心。

关于他“东床坦腹”之事,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当时王羲之沉迷于书法,因为天气太热,便随手脱掉外衣,袒胸露腹,躺在床上再三赏玩蔡邕所书的古碑拓片,把相亲的事早就忘光了。

经过不断的学习、创新和练习,王羲之的书法水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张怀瓘《书断》卷中记载道:“(王羲之)尤善书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千变万化,得之神功。”一般而言,一个书法家一生能够精于一种字体已属不易,而王羲之能擅长诸体,可谓是古今书家之最,能够被后世尊为“书圣”,也是实至名归。

对于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历来评价很高。梁武帝萧衍曾说:“王右军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唐韦续撰《墨薮》说:“王羲之书若壮士拔剑,拥水绝流。头上安点,如高峰坠石;作一横画,若千里阵云;捺一偃波,若风雷震骇;作一竖画,如万岁枯藤;立一倚竿,若虎卧凤阙;自上揭竿,如龙跃天门。”

今天看来,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具有从容衍裕、气象超然、不为法拘之美,这源于他心灵的纯净、潇洒的态度以及超然的品性,这种美完全是从他心中自然流出的,有着本真的魅力。

说到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最为我们熟知的便是《兰亭序》了,它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甚至成为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名词和象征。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四十余位友人相约到会稽山阴兰亭“修禊”,所谓“修禊”是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用以祈福,消除灾疠。当时,这些文人聚在一起,作曲水流觞之饮,并应景赋诗。后来,王羲之将友人的诗收集在一起,并乘着酒兴用茧纸(麻纸的一种)、鼠须笔信手写成一篇序言,即《兰亭序》。这幅作品历来被认为是最为纯正典雅的行书范例,历代文人书家均加以效法。据说,日后王羲之想写得再好一点,然而“书百数十本无如祓禊所书之者”。其实,书法创作和其他文艺创作一样,是在特定的氛围、条件下产生的艺术效果,有时重复一遍很难再现原来的面貌。

唐太宗曾广搜王羲之的字画,在他得到《兰亭序》后,曾命人临了数本,分赐给皇太子、诸王和近臣。后来,这幅作品随唐太宗一起入葬昭陵。唐太宗曾这样称赞王羲之的书法:“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

关于王羲之学书、习书的趣事轶事也有很多,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书法造诣的高深以及精益求精的态度。这里不妨试举几例。第一例是,民间有王羲之爱鹅的传说。他所在的会稽郡有一位老婆婆养了一只善于鸣叫的白鹅,很惹人喜爱,王羲之让人去买来,不料老人不肯出售。无奈之下,王羲之只好经常去看这只鹅,老人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王羲之又派人前去说服老婆婆,可老人还是不答应。那人只好明白地告诉老人,是王羲之想买这只鹅。当时,王羲之的大名可谓妇幼皆知,老人喜出望外,又听说王羲之要亲自来拜访,更是高兴。第二天,王羲之带了不少礼品登门求鹅,不料老人为了招待这位“名人”把鹅杀了。王羲之不见白鹅,又得知鹅已被杀,心里很不是滋味,伤心地离开了。他回家后“叹息弥日”。

还有一次,山阴有一位道士,养了许多白鹅,王羲之见了非常喜爱,就要向道士购买。道士说:你给我写一本《黄庭经》(《黄庭经》是魏晋时期流传的道家养生修炼之书,《晋书·王羲之传》误作《道德经》),我就把鹅赠给你。这是让王羲之抄写经文作为交换条件。王羲之爱鹅成癖,因此欣然同意。他怀着虔诚之心用了半天的时间,工工整整地抄完经文,十分高兴地“笼鹅而归”。

那么,王羲之为什么如此爱鹅呢?后世学者常从书法的角度揣测其缘由。鹅,洁白的羽毛,红额红爪,煞是好看,加上或引颈高歌,或张开双翅,也许给王羲之习书带来了启迪,使他从中领悟到了点画运笔的技法。北宋陈师道在《后山谈丛》中便说:“逸少非好鹅,效其宛颈耳,正谓悬手转腕。而苏公(即苏轼)论书,以手抵案,使腕不动为法,此其异也。”陈师道认为,王羲之作书悬肘悬腕,腕臂就好像鹅颈一样,伸缩自如,故往往能得天趣。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则说:“其要在执笔:食指须高钩,大指加食指、中指之间,使食指如鹅头昂曲者。中指内钩,小指贴(无)名指外拒,如鹅之两掌拨水者。故右军爱鹅,玩其两掌行水之势也。”即执笔时食指如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像鹅掌拨水,这样才能将力量集中于笔端。

第二例是他书扇济贫的事。王羲之为官期间,经常深入百姓,访察民情。有一次,他看到一个老妇在卖竹片编成的扇子。由于当地百姓普遍贫穷,虽然这种扇子非常便宜,但还是无人问津,老妇人满面愁容。王羲之看到这情景,心中很不是滋味,于是他找来笔墨在老妇人出售的所有扇子上都写了五个大字。王羲之当时已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家,虽不能说是一字千金,但想求他的字也不容易。但老妇人不认识王羲之是谁,只被这位官人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呆了。王羲之跟她说:“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老妇人半信半疑地照此办理,果然人们争相购买,不一会儿,扇子便销售一空。第二天,老妇人又带了一批竹扇来,想再求王羲之书写,王羲之只好笑而不答了。民间传说,老妇人还找到王羲之家中要他继续为自己写扇,王羲之哭笑不得,只好东躲西藏。据说如今浙江绍兴的“躲婆巷”就是王羲之躲藏的地方。这个故事,既说明王羲之书法的精妙,为人们所喜爱;也说明作为地方官的他,有着一颗爱民之心。

在王羲之的儿子中,王献之的书法成就最高,后世有着“二王”之称。孙过庭在《书谱》中写道:“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繇)、张(芝)之绝,晋末称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之妙。”古往今来的评论家,在评述王羲之时会联系王献之,在评述王献之时又会联系到王羲之,将他们父子的书法进行对比。

说到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书法的传承之处,最主要、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清新超逸,神姿高彻,出尘脱俗,率性而为,不受任何束缚。一言以蔽之——潇洒。现代作家王蒙曾说:“潇洒也是一种心态,一种精神,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豁达,是一副饱经沧桑而又自得其乐的欢愉。潇洒也是一种风度,一种胸襟,一种大度,一种精神的解放,一种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王羲之、王献之怀着这种心态、精神、风度创作出的书法作品,必然会给人带来轻松愉快的美的享受。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